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这本书不错

(2020-06-04 21:59:46)
标签:

张宏杰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晨走。天开始是晴的,我就没穿外衣,好景不长,走了没一会儿天阴了,阴的很均匀,满天全灰,雨意很足。我穿的是半袖衫,浑身凉嗖嗖的,到了湖边更凉,三湖快走愣没热乎起来,手臂竟有点不听使唤了。走到行知街上的市图,雨雾蒙蒙,湿湿地潮人脸颊。快到植物园了,而近在眼前的观光塔顶部却笼罩在雾中模模糊糊的。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下雨,有一阵儿相当悬乎,后来天空开始淡然,雨的危机过去了。

看完张宏杰的一本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论述中国人的“国民性”何以如此之低、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西方的模式,作者说得比较透彻,是我所看到的相关书籍中最明了的一本书。整本书虽然没有直说,其实结论就是:几千年来的专制统治给中国人的身心留下了根除不掉的奴性基因;中国人如何从精神上站起来?那就是推翻专制,以民主的方式改造国民性。

“为何在中国文化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那就是‘进化的不彻底性’。在传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进化受阻现象’:在意识形态上,停留在‘祖先崇拜’阶段,没能进入到‘一神崇拜’阶段;在经济形式上,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没能进入到商品经济阶段;在社会结构上,停留在政治权力决定一切的一盘散沙阶段,没能进入到社会分化和有效自我组织阶段;在人的素质上,停留在没有充分自我实现的‘类人孩’阶段,没能达到有着充分自我意识的现代人阶段;在思维方式上,我们停留在直观思维,直线思维阶段,没能进入抽象思维、实证主义思维阶段,无法创造理论体系;在世界观上,我们这个民族停留在实用主义阶段,一切为了现世,一切为了生存,没有超越现实生活的彼岸信仰、理论思维、自由探索精神、扩张冒险精神。” 

“中国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国文明的进化缓慢,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封闭的、肥沃的黄土地带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了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可能,也丧失了自我剧烈变革的压力和动力。中国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保留积存了大量的原始特征。就像一个缠着脐带长大的孩子,或者说像是一个背着蛹飞翔的蝴蝶,它的起步比别人早,可是发育得不完全、不充分、不彻底。在此后的几千年间,中国文明一直没有机会再次发育,而是停留在较低的文明层次上。就像一个早熟的孩子,在别的孩子没有长起来的时候,鹤立鸡群了一段时间,然而,在青春期过后,他却终生低人一头。所以,在1840年打开国门之后,那些西方人惊讶地发现,那个传说中的文明古国,原来竟然是一个半开化的、半野蛮的民族,保留着和非洲部落相类似的惊人落后的习惯: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无处不在的迷信和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