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靠智慧通
(2020-02-29 20:11:49)
标签:
智慧市民通龙江健康码疫情期间 |
早上,天阴似雨,凭窗看去地皮儿发黑,遛狗人并未打伞,想必雨似有非有。山完全被阴云笼罩,似在蓄积着气力撒播一场春雨。光线暗淡,大白天的屋里得开着灯,而且阴冷,白日里一般不开的暖气(家庭壁挂锅炉)又烧了一会儿。
我和爸一起蒸了两锅包子,又够几天吃的了。这个包子是大头菜和香菇馅儿的,放了海米入味儿,白面里掺了少许苦荞粉,看起来黄中带青,尽管样子不太好看,可吃着还行。
全天阴,看不见的雨湿了天地,远看一团雾,近看一地湿。
一天没出屋,看不进书去,整理方方的日记,因为删帖,缺失了好几天。
晚上就我炒了盘芹菜,做个萝卜粉丝汤,吃的包子喝的粥,当然,我又喝了四杯酒。
前些日子,单位通知要求全员安装“智@慧~市~民@通”,安完以后就没动静了。昨天又让我们安装“龙@江~健康@码”,限定日期必须安完,“否则考@核”。我一步步安装完毕,将截图发过去,表示完成任务。
这个“健@康~码”的内容有“疫~情@上报(自助@申报)”、“同行~人查~询”等,除了按时自行申报健康状况,我没看出这玩意儿有啥实际用处。再看“智##慧@通”,号称“数字@政~通”、“网#络化社@区疫@情防@控系统”,内容包括“电子通行证”、“返程#申报”、“返工#申报”等。我觉得这两个大同小异,既然要“数字@化管理”,搞一个就得了,可是今天一个、明天一个,说不定后天又弄出一个什么东东,这不折腾人吗?它们倒是成全了那些网@@络公司(比如腾@讯),谁不知道政@@@府项目钱好挣。IT业就是靠花样翻新、不断的更新换代为生存发展战@略,否则无法存活。
防疫给这些所谓的数字化提供了机会,那么疫情过去以后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即便眼下的疫情时期,这些玩意儿也没啥用处,你不把人的关口把住(比如路口),弄这些形式有什么用?更何况,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大一批老年人,这个群体里没有和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大有人在,你怎么做到“全-员全覆@盖”?防疫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管控,不是玩弄数@@@字化游戏,那样反而误事。
这套花活不过是某些人和部门表示自己在“干工作”搞的形式,还有可能成为某些人借以牟利的幌子。类似的例子多了,比如ZSY搞的“DJ平台”,搞得我们连D!@#费都得去那上头交;它还不时地升级,动不动就不好使,你以为它没成本吗?那是要花银子的,背后有网络@@@公司支撑的。
不管如何,“智慧@市民通”和“龙@江@健康@码”这两个玩意儿我都装在手机里了,身在外地根本用不上,即使在家也不见得能用上。它们都需要实名验证、所有个人信息都要录入的,反正咱们也没有所谓的隐私权,管它定不定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