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得与病毒共舞一段日子
(2020-02-27 20:49:54)
标签:
疫情期间方方的封城日记《挑战不可能》 |
早饭我熬的二米粥,熥了最后7个包子,炒的鸡蛋洋葱。
得到方方的封城日记合集,我将其转为WORD文档保存起来。这些也不是全部。方方昨晚写的日记被删,瞧上层的这点儿肚量,说句实话能咋的啊?
全天阴,中午还飘了几分钟的雪花,屋里又凉甚下来。今天没出去走,在家看书,兼而适量的活动。
今天的第二顿饭做的菜是素炒木耳黄瓜片油菜,用剩鱼炖了豆腐和粉条——每天做饭我都费些心思,尽可能地把大路菜做出点儿滋味儿来,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好吃;我不讲究好吃赖吃,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吃饭的时候电视在播《挑战不可能》,因为是在疫情期间,我不免产生了别样的想法,比如那个平衡节目让我想到的是,将来疫情过去后罹难者的家人该如何平衡未来的生活;作为新冠疫情的经历者,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又会达到什么样的平衡,等等。也许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对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挑战稍有质疑:操纵吊车投篮和凭声音确认物体有多少实际的用途,等等。
昨晚的新闻联播播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为疫情捐款,我知道很快我们就要紧跟响应,果然,傍晚,机关支部书记告知了捐款事宜,我马上给他转过去100元,完成这一必须完成的任务。
一个多月来,看的最多的是竖大拇指,听的最多的是两个字:加油——弄得人跟机器人一样机械,只会做个V字手、大拇指、喊个加油,这能起到真正的鼓劲作用吗?反正我感觉不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要加多少油、要等多久才能真的春暖花开呢?专家所说的“拐点”一变再变,迟迟不见来到。这个病毒确实“狡猾”、“诡异”,让专家的预言屡屡落空,就连钟南山这样顶级的专家也号不准它的脉络。
自非典起钟南山就已成为国人心目中的“药神”,这次疫情之初,是他站出来说了“人传人”才引起上下的高度重视,若是他也像第一次专家组那样打马虎眼,疫情将会更加难以收拾。他后来做了几次“预言”,疫情好转的日期一次比一次后移,最近的这次他说“有信心在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我已经不再关心拐点了、好转了这些信息,谁说的也不见得准,既然新冠病毒一时半会儿灭不掉,那就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过与病毒共舞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