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4日

标签:
户外爬山西山 |
5:40起,外头下着雨,山被乳白的云雾隐去大半。我犹豫了片刻,还是打着伞出去了,鞋与裤脚全湿透了。
我和的苦荞面没做成面条,爸将其发了并做了豆馅,早上蒸了荞麦面豆包。“过去在东北,荞麦最不值钱,地遭灾了补种它度荒年,从前拿它喂牲口,现在成好玩意儿了。”我想很多人不一定爱吃这种食品,因为苦荞面确有一点微微的苦味儿,实际上,苦味儿不是最坏的,咖啡、茶、啤酒不都带点儿苦味儿吗?苦是有回味的,意味深长,不像甜那样就是一个甜罢了。
上午雨一直在下着,近午停了。过午,爸去白家疃转圈兼买菜,我在家熬皮冻,然后出去爬山。
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且透明,未散尽的云还缠绕在西边的山间,最后太阳出来了。这是国庆假期爬山的人最多的一天,四棵树观景平台处栖息了一些人。在这里,不仅植物园的全貌尽收眼底,西三环的中塔清晰可见,就连东三环的中国尊也遥遥在望——这是前些天一直没有的,这是雨的功劳啊!山上还看到好几次松鼠,横穿山路,在人的注目下飞上一棵树再飞上另一棵树而不见。
我这次爬山不追求强度、速度,而是以散步的方式爬山的,边爬边唱歌,自是气喘嘘嘘,下山时就没这个问题了,可是,这两天嗓子有点儿问题,唱的自己都摇头。
雨后未晴时节登山,清新而不晒,真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种跳水式降温把空气弄得凉凉的,甚至我的胳膊已经有了东北的感觉。
我在爬山的时候体会着马拉松的感觉——跑累到极点,走就是休息;走累了坐就成了渴望,坐的久了就想要躺着了。每遇下坡必跑,借着向下的冲力,墩得腿酸了,反倒希望多些上坡了——细琢磨琢磨,人生就是在这样不足-知足-不足的螺旋中往前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