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09月12日

(2019-09-12 22:50:11)
标签:

《应物兄》

分类: 读书

晨走三永湖。

十点出门,先后到B区、C区去交2019年的采暖费和物业费;虽然厂里还没通知交发票,但这是早晚的事,早点交了省得赶到跟前儿人多排队。

今儿又是个大晴天,总有没树荫的路段,晒出一身薄汗。

看完《应物兄》,看样子我得到的这个文本不全,有头没尾的。就所看的这25章,感觉很一般,尤其刚开始时结构不连贯,正写着“狗官司”,一下子(费鸣的一句话)就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好几章之后才又突然回转来。而且,这场“狗戏”也没看出与全书有什么关系。就人物而言,每个人物都是概念化的影子,不具形象,轻飘飘的,没有实际的重量感,不过是一群文化人在“振兴儒学”的牌子下说话、掉书袋。这个应物兄是个学者,致力于儒者的研究,却跟官场有所往来(与副省长相熟),还跟有黑社会色彩的商人铁梳子有交往,并常出任电视广播的嘉宾,这样的人物是当今学人的形象代表吗?这个人物最后还有什么样的表现我还看不到,整个面目很模糊。虽然这本书看着不费劲,但没有抓人之处,没啥内容,比作者的前一部作品《花腔》差远了。尽管我看到的不是完整的《应物兄》,却也不急着寻求全本了。我觉得这部小说没达到茅奖的水平。


师者,传承也,良师才有高徒,师不务正业,焉有好学生?只能一代不如一代;故,师者极为重要。


某时看某篇文章,说古人书最符合中国文人的气质,还说读线装书能抚慰心境我看了大为诧异。现在的人还有几人能看线装书,整个阅读是倒着来的,从右往左、从上往下,多累呀!我在搜书时,哪怕是再喜欢的书,只要是线装书都不得不放弃——竖排版的线装书不是我能享受的。所以,我觉得今人读线装书并视为“抚慰”,是文人的矫情。


知书达理与通情达理,皆为达理,以同情为佳,单纯知书未必达理,书有局限性,书呆子反不达理。单纯通情很可能精滑成世故老油子,必须达理才能免于世故。


举例通常用来证明某事的正确,不过也不尽然,其实也证明不了什么。因为,任何事情都能举出相应的例证,正反都有例证,又怎能说明你这么做了就一定正确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环走三永湖
后一篇:2019年09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