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透出文化的品位
(2019-09-02 20:58:04)
标签:
可园青园 |
分类: 大庆 |
青园-三永湖晨走。连日晴天,白天挺热,走在太阳下很是晒得慌。
人有化繁为简的爱好。比如东城的生活区,每个小区都有名字,锦绣园、华彩园、百合园、明秀园,但没人这么叫,一问住哪儿,不是A区就是B区、再不就是C区、D区的。
简化有简化的好处,便于记忆,也朗朗上口,只是容易流于粗鄙。比如我每天锻炼的青园、可园,别人称它们“大公园”、“小公园”(可园没开时因无比较青园被叫做“公园”),俗气极了。
青园有官方的叫法:青龙山健康主题绿舟公园,可园也羞答答地在假山背后刻上了几个字:大庆市水生植物园——这个叫的太大了,名不副实,怎么呢?这么一小片水,除了人为的睡莲再就是野生的芦苇,还有啥水生植物?就是把小湖栽满了也植不了多少种,怎能称得起植物园?
某些城市以数字命名的街道(经*街、纬*路),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想象力和情趣,就跟纽约的第N号大道一样显得很没文化。虽说名就是个符号,但还是起的有点儿文化好一些,就跟人起名一样,谁不想起个好听、文雅的名字呢?像古时的英法国王那样“亨利四世”、“路易十四”那样,真的很没意思,像《百年孤独》里将那几个名字反复来回地用来用去,更是把人搞糊涂了,孙子和爷爷都不好区分了。
前一篇:《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困惑
后一篇:我的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