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青园-三永湖晨走。云重风轻,湖平如镜,蓝天映水是美,水彩画式的美;乌云压水也有一种美,水墨画似的美。早上这个温度正好,阴而不雨,热而不汗,非常舒服。
7点回到家,我把剩饭用微波炉热了,吃完上网读写。置身屋内看不出来,走出去才能觉出一直在下雨,星星点点的雨。这样的雨整整滴答了一天,到我傍晚出去走时还意犹未尽,直到我饮读完事再出去时总算让伞成为多余,可过了一会儿它又哩哩啦啦了;夜里下就下去吧,这再好不过了,只要白天别再磨叽了就行。
我一个人的午饭同样简单,煮挂面,加上剩的半碗米饭。
如果是我一个人吃饭,原则是越简单越好(简单不是不讲营养,多加几样即可),早午两顿饭基本是短平快,几分钟完事,有时连饭桌都不用,站着就吃完了;只有晚上这顿时间长,通常得一个时辰,因为是边喝酒边看《读者》。尽管饮酒,下酒菜也是简单的,往往是拌个凉菜(黄瓜丝+白菜丝)加上花生米就行了。
请客吃饭,东道总是让客人点菜,“想吃啥尽管点”,客人总是“随便”——这已成客套了意思是你看着办吧;我理解的随便就是简单,不就是个吃嘛,可口就行了。
我最喜欢家常便饭,对美食一点也不感冒。美食一般都麻烦,我最怕麻烦,所以敬美食而远之。我不是矫情,如果上来了螃蟹扇贝等物,你在我身边,那你就有福了,你替我吃了它吧;因为我根本不觉得那玩意儿好吃。我真心地以为,大菜不如家常便饭吃着香甜可口,真有自己做主的场合,我都要点上一道简单可口的菜肴,别的随它。
吃大菜的人讲究的是场面的好看,“讲究”人极尽排场,越高档越有面子,有时还矫情地说“还是家里的粗茶淡饭好吃啊”。其实呢,他们“讲究”起来的胃已经装不了真正的粗茶淡饭了。一赴饭局,他们奔的是有名的地儿,他们是看不上小馆的。越是“讲究”的人越得表示出对小馆的不屑,以撇清与穷嗖嗖的前身之干系。
我觉得子路才是真正讲究的人,穿着破衣烂衫跟一帮款哥谈笑风生。其实,真正高贵的风度即使在小饭馆里也不失高贵,真正的贵族风范是不用去“装贵族”的。
我不是反对美食、讲究,但不能过,凡事一过就走到了反面。总之,还是那句:人活着不是为了吃,若是只为一个吃,说你是猪不是侮辱你而是对猪的不公。
爱吃的人多,爱读的人少。孔子叹息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看还应加句,“吾未见好学(读书)如好美食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