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内拉锯式晨走的感想
(2019-03-17 21:57:28)
每当值夜班,次日早晨我都要在走廊上“拉锯”(来回快走),这样省却了出外反复更衣的麻烦,也没间断了锻炼,冬天我就用这个法子锻炼。
清晨的这段时间,我所在的三楼只有我一个人,而且穿的拖鞋,不会影响到别人,尽可在一百多米长的╚╝形走廊上刷刷地快走。
分厂办公楼建成三十多年了,我在这个楼里也呆了超过一半(近17年)的时间,其间换了一次办公室,不过还是在同一楼层。
三十多年里,厂长、书记已换了8任,科室几经增减合并,大体格局并没有变:一楼厂办、供应站,二楼生产、工艺(调度室、技术科),三楼机动设备与人事、计划,四楼党政工团,五楼培训教室(现基本闲置)。不管人事如何变动,房间功能一般不动,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历任厂长、书记及设备副厂长的办公室都没动过(只有第二任厂长没搬到三楼上来仍在二楼办公),科长、科员也大体遵从人走屋不变的“原则”,即使上回整治办公面积超标,也未改大的格局。
在走廊上拉锯,经过一扇扇紧闭着的门,回想着每扇门里曾经呆过的人,现在他们哪里去了呢?没人知道,也不关心,他们在这儿的时候也没给后来的人留下多少印象——机关的工作繁琐庸常,零零碎碎鸡毛蒜皮,也不可能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感慨时光的流失,不免嗟叹——一茬又一茬的人,高升的也好原地踏步的也罢,最后不都是在时间里静流,流着流着就不见了踪影……
我敢有把握地说,我是在这座楼里呆的时间最长的人;别人都是工作时间(包括值班、加班)在这儿,我是经常吃住在厂里的,真正地“以厂为家”——当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时(家人出门旅行或去南边过冬),我便不回家了,长住厂里,在“书房”(办公室)读写更逍遥自在呀!
不过,这样的日子要到头了,因为我很快就该退二线了,即使不退,在这个楼里也顶多再呆五年,而五年的时间哪经混,那是一晃儿的事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