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应该向美,而不是着意曝丑

(2019-03-03 22:02:15)
标签:

《情感教育》

《北回归线》

马斯洛

分类: 读书
       中午煮面条,不是因为正月廿七,周末在单位我都是吃面条的,省事。

这也是巧合,中国人的生日讲究吃面,这个讲儿从何而来呢?我没有探究这个的兴趣,更多的是想,55年前的今天,母亲生下我得遭多大的罪呀!我一直不认为生命诞生是快乐,更何况我妈生我时还是个贫困年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希望女人怀孕、生育,既然科学可以做到,为什么非得受那“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数年哺乳”的煎熬呢?


打开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只看了个开头就觉得这书没劲,不知是翻译的不好,还是原作本来不行,语言散乱,连不到一起去,便放下了。按书库里的顺序接下来是《北回归线》,看罢第一章,不知所云,看不懂啥意思,更何况内容淫秽,动不动就堕落到最不堪入目的字词当中——这样的书居然名著?删除!

《北回归线》这等小说,只是在“客观”摹写,自以为真实,却忘了艺术应是美的,终极追求是美,为的是提升人的审美意趣,而不是“真实再现”人生的下流——自有文字以来这个早就被表现过了。人不能逐臭而生,只应向美而活,那才活得有意思,否则不是恶心自己吗?那还活着啥劲?文学的堕落使人类更趋于下流,唯美当然也不合胃口,那我们还是以自然的心胸关照自己的生活吧。

一般人养花为了怡情养性,花是美的,人爱养花。客观上花吸收了室内的浊气,养花净化了空气。这是实际人的角度。我不养花,那种美打动不了我,在我看来,它更实际的用途就是吸收新房里的甲醛;甲醛于人有害,于花可能是养料。就跟宠物一样,它们是为人服务的,如果整反了,人就有病了。

罗素的一位年轻朋友来看他,见其面对着花园陷入沉思。这位朋友问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罗素答:“每当我和一位大科学家谈话,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经没有希望。但每当我和我的花园谈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满了阳光。”

科学使人绝望时,文学会拯救他,让他认识到人生的多彩多姿。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