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我拎着装着水桶的小车去背水。
凤凰岭是景区,没年票进不去了,于是又开辟了一处新的背水点——门头沟寨口,不是景点,无需门票。因为父亲的年龄大了(83岁),凤凰岭爬不了了,最近就去寨口,走的路虽远但可以用小车拉水;虽说寨口的泉水水质不如凤凰岭,不过也还可以,怎么也比自来水强。
633路改线之前,从家可以坐车直达寨口(水泥厂),现在则需要换车:先坐346到温泉村或周家巷再倒633。在冷泉村北等了8分钟,我坐上346,到周家巷换633,8:58在寨口水泥厂下车,钻过铁道桥,上山。
城里的雪基本化光,山上的雪还白着。今儿的阳光倍儿足,山景很好,昨日的雪使得大山显现出了冷峻凛冽之美,有几分高海拔雪山的风骨。
我走了近40分钟到达泉眼,挺粗的铁管子呼呼地喷水,太给力啦!不管有没有人接,泉水照旧哗哗地往外流淌,山是寂寞的,水不甘寂寞,且不舍昼夜。多年来山里背水,瞧着这看上去荒凉枯燥的大山,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细想就觉得自然界的确是神秘啊。
我上来的路上有三位下山的,下去的时候又陆续上来五六个,骑车、背包的都有;寨口矿早已停用,住家也已废弃,到这儿的都是奔泉水而来。
通往泉眼的防火道有好多个大坡和急弯,上坡还没啥,下坡就有点险,雪滑呀!我一路体验着父亲的拉水之路,心说下雪天爸你可不能来背水了,这万一摔喽可咋整啊;过几天雪一化一冻,这路就更不能走了(天气预报说明天还有小雪呢)。而且,泉眼跟前的几十米小道没铺,天然的沙土路坑洼不平,小车拉不了,得将泉水一桶桶地运下来再装车。
10:30,我拉着55斤水到了633公交站,倒两趟公交车,11:28到家,用时3小时18分钟。
(泉眼所在)

(上山的路,那是我拉的水车)



(下山的背水人)


(蜿蜒于山上的是不是更像长城)

(取代寨口矿的是这个垃圾处理厂)

(泉眼是这样的)

(稍远些看,山泉兀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