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的心气高才能前景广阔

(2018-10-25 21:42:58)
标签:

母亲

年轻时代

老日记

北京生活的压力

分类: 随笔
      梦:……我带着母亲到某个城市,要走时去火车站,路上母亲累了,我们进了一家酒店在大堂休息一会儿。我给母亲接了一杯开水,然后在楼里转了一圈,回来后母亲不在了,一顿寻找,发现母亲虚弱地躺在沙发里。我问怎么了,母亲说肚子不舒服,好像刚才喝的水不开,多亏服务员扶着上了趟厕所。我说要不开间房住下吧,母亲说这会儿好多了,就快要上车了,还是走吧。车站就在不远处,我先去取票,码着路标走,却走进一座空空如也的水泥楼,迷宫一样,竟走不出来了。我着起急来,母亲还等着我呢!这时走过来一个领着孩子的妇女,竟是卖淫女,缠住我不放,我气急败坏地抬脚向她踹去……这一脚把自己给踹醒了,我的腿真的踹出了被窝!

这些天我一直在整理30年前的老日记,将其敲进电脑变成电子版的。那时的我23、4岁,刚参加工作一年多,还做着文学梦、青春梦。老日记给我一个深深的感触,那就是年轻的我太“自私”了,满脑子都是“我”、自我,满本的日记很少出现父母、家人的文字,全是“我”在想什么、“我”在干什么,30多年之后再想那时的父母家人在做什么,根本就想不起来了。那时的我,若是有了几天假,第一个念头不是回家帮父母干点什么,而是去哈尔滨跟李岩聚会喝酒;回到家里,不是看书做梦就是烦闷无聊,反正日记里没出现干什么活儿的字样。当然,也有对家人充满愧疚的文字,尤其是喝了酒之后——那时的我三天两头地下饭店喝酒,每喝一回自责一回。这些还不说明我的“自私”吗?

是不是所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都这么“自我”、“不顾家”呢?好像是;这不是我的自我解脱,而是生命的真实表现:年轻的眼睛看到的肯定是“广阔的天地”、未知而浪漫的前程,家何曾能够进入这个年龄的视野,甚至还会觉得家是个羁绊、还会厌烦父母的唠叨呢——这一点在我自己为人之父后就看的更明了了,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跟当年的自己差不多?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时代更是如此。这就是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宿命,愧疚差不多就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抹不掉的原罪,让我们用懂事儿的后半生来忏悔。

重温我刚参加工作时经受的困惑、痛苦,也就清楚了现在女儿所面临的压力,而且她的压力比我更大,当年的我不用考虑找工作、租房,也不必为三餐与交通而费心思,而这些压力全都一股脑地压在我那个女孩儿肩上了——因为是在北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的压力了!这样看来,女儿比我强,在这样大的压力下表现的还是不错滴!压力是暂时的,挺过去就海阔天空了,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10月22日
后一篇:2018年10月2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