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军-读书

(2018-09-10 21:32:37)
标签:

参军

叶广芩

《全家福》

阿袁

《锦绣》

分类: 读书
       东站晨走。站前有一批入伍的新兵,穿绿迷彩服的15人,蓝迷彩服的10人,皆斜披“入伍光荣”的红绶带,一人一个黑色旅行袋。我以为他们在列队候车,后来看到“绿迷彩”上了一辆大巴,看样子他们是从外地派驻大庆的。
    建军节的时候,我厂的一个退伍兵说起复员费的事,“现在一个士兵复原能得好几万,我那时才两千多块钱。”军人的职业危险性大,和平时期抢险救灾、战争之际,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多拿些钱是应该的。比照国外,比如说美国吧,这点钱还是太少了。美国兵是以职业的心态去打仗的,若按我们的思维方式,很难想象他们会为政府卖命,除了国家荣誉感,再就是军人职业感在起作用——拿了“工资”就得出力(玩命)。所以,国家提高军人待遇、付给相应的报酬是应该的,义务与待遇是并行的,不能只提奉献不讲酬报,那谁还想当兵?以前,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城里人)有一个就业途径,那就是参军,因为国家对转业兵从来都是安置工作的,所以,他们参军的目的很直接,就是为了工作,不花上十万八万的还去不上呢。以前是这样,不知现在是不是还这样。国家既然给了你们相当的报酬以及光荣的地位,小伙子们,刻苦训练吧,当真正需要你们的时候,可不要掉链子啊!

我在手机上看完了叶广芩的长篇小说《全家福》,觉得它很像电视剧本,以对话为主,所有的人物,不管老少,都跟说相声似的,一个赛一个地贫嘴,时而引人发笑。如果真的看电视剧,这些北京胡同串子式的贫嘴开始可能会有点意思,长了就令人讨厌了,因为有些对话就为的耍贫嘴、抖机灵。好在我是看小说,文字过滤掉了一些视觉上的油里油气,还能看的津津有味;这样的书尤其适合在通勤车上看——我在公交车上看的书特意选了一些有意思的或通俗一点儿的书,在公交车上怎么能看得进严肃的读物呢?在嘈杂的场合、动荡的环境里看世界名著,难以想象。

我在手机上看的下一本书是中篇小说《锦绣》,没有作者名,应该是阿袁的,可阿袁总是写大学里的事儿的,而这篇写的是小县城、乡村的,就有点不太肯定,看过一页后确定这就是阿袁的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的细微活动的风格就是她的,不会是别人。阿袁写惯了知识阶层的人物,在这篇小说里冷丁写一个乡下女子,感觉那个主人公锦绣不太像乡下女子了,有点儿乡下女子的身、知识女性的心了。阿袁最拿手的是写“中文系的女子”,这回把笔伸到乡下,她的那些“中文”妙喻用不上了,也就少了许多精彩。这篇小说还是不错的,但就作者而言,这样的题材非其长项,至少没有“突破”。阿袁还应该拿她的柳叶刀去解剖大学里的人,那才能展现她的才华。阿袁还得走“学院派”路子,把大学写透;迄今为止,在大学圈这个题材上,还没有人能超过她。从军-读书


从军-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09月0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