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能工巧匠
(2018-08-29 22:20:33)分类: 随笔 |
任何一个城市,某个街口,总有一批人伙成几堆儿,他们的身上挂着或手里提着一串写字的牌牌,“木工”、“瓦工”、“抹灰”、“砸墙”,等等;这是等活儿的人,被称作“站大岗的”。他们的活儿主要是房屋装修。
过去,也就三四十年前吧,人都是亲自动手造屋盖房的,比如我的父亲,就自己盖过两次房子,土坯是自己拓的,门窗是自己打的,桌椅橱柜是自己做的,连雨漏都是自己砸出来的——我父会多种活计。老家现在的老屋当时虽然请了帮工,不过细活还是父亲自己干的;搬进了县城,换过两次房子,父亲仍是自己动手盘炕垒灶铺院子,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了所有的“装修”(而今,和水泥这活儿有几人会干?)。到了我这一代,有了自己的家,装修的活儿有一半也是自己干的,比如刷墙、布线、安窗帘、铺地板块;再后来呢,没人自己干活儿了,买了房子,找装修工或施工队,这就需要雇“站大岗的”了;再后来连样式也委托给了设计师,自己呢一手不动,所有的活儿全都包了出去——只要拿钱,啥事都用不着自己动手。看那一座座高楼别墅,哪一个是以一人之力盖起来的?分工、协作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独立完成一件活计,每个人只会一两样,全能的人没有了,那些“站大岗的”必须几个人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活儿。而且,现在的许多人啥手艺都没有,根本丧失了动手能力。
现在是啥也不会的人混得好的年代,劳心者比劳力者吃得开、光荣而受到社会的追捧。近年来宣传工匠精神,不过宣传归宣传,没多少人走那条道。
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动手干活的人多,可是人越来越懒,越来越想取巧,都想“劳心”不愿出力。如果不从激励机制上下手改变这一趋势,光是宣传或空口说白话,国家是不会真正地强盛起来的。说国家话题太大,往实了说,有点动手能力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还能活动活动筋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