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丁克要有永不回头的决心和精神准备
(2018-08-25 12:13:34)
标签:
丁克 |
分类: 随笔 |
尽管路上积水不多,鞋还是湿透了,把鞋袜刷洗干净,上网读写。
昨天去招标中心路过公司办公楼时遇见了QH夫妇。多年不见,QH惊异我的满头白发,我则在心里赞叹他的“少性”——六十多岁的人了,看上去像是四十来岁,而与他岁数相仿的老人儿,一个个都跟老头儿似的了。QH是个英俊的人,即使现在也称得上是个老帅哥,当年不苟言笑,现在则谈笑风生。他的身材保养的极好,这得力于常年的游泳锻炼。他们夫妇一直没有孩子,问题在老Q这儿,治了一段时期,治不好,死心了。如果想开了,没孩子更自由。这两口子没有孩子的拖累,活得无忧无虑,现在过着候鸟的生活,一近冬天就飞海南去了。这也可能是他比别人“少性”的原因吧。一个人,只要心理年轻,外表也会看上去不老。我的头发虽然白了,却从没觉得自己老过,心里时常泛起孩子气,“老夫聊发少年狂”,比如招猫逗狗、鸟儿问答、引吭高歌了什么的。
计划生育时代过去了,政策允许生二孩了,但年轻人不愿要孩子的更多了,理由很简单:养不起;再者,他们本身还是孩子心态,没玩够呢,养什么孩子?麻烦!最重要的,国家光号召而不动真格的,你得降低养孩子的成本啊!
QH没有孩子是不得已,却也给那些压根儿不想要孩子的丁克们提了个醒——既然决定了不要孩子,就要想好怎样独自过好一生,这不仅仅是金钱的准备,更得有心理与精神上的准备:你必须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自理并不难,难的是精神自理。说白了,你得有至少一个终生乐此不疲的事情去做,它是你活在世上的乐趣和动力,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你的想法就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如果半道上想要孩子而不得或者不情愿地当了父母,于己于人(子女)都是一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