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第三个半马

(2018-04-15 17:41:15)
标签:

北京长跑节

半马

分类: 北京
       一件事不是从做的时候开始的,不过,人们总是注重“做”的时刻及环节,而忽视掉此前的一系列准备过程以及其后造成的影响。当然,个人尤其是小人物的行为根本不会有多大的动静,一件事做完也就完了,既不会回想前因也不会想到它的后果。
    马拉松是从七点开跑的吗?不说报名,也不说为此的“备战”,单就这一天而论,我醒的时间比闹钟设定的时间早上一个多时辰,定的四点,不到两点就醒了,不到三点就起来了。其实,号码布昨晚已经别在运动衫上(小的也插入存衣包),身份证公交卡也揣进兜里,起这么早干什么?说起来,光鲜的事背后是不好意思说的尴尬——如厕,跑步最要紧的事不是吃,而是排泄,清空自己比进食更重要。我说过,吃由得你拉的事可不是你能随意控制的,没到时候这件尬事着实让人头疼。天安门广场上虽然摆了那么多的移动厕所,那也不够两三万人用啊,所以我刚才说光鲜的背后是尴尬。为了一场三个来小时的长跑,组委会要做的很多,单说我们还睡着的时候,跟长跑有关的具体事宜(道路管制、车辆、移动厕所等等等等)就在进行中了。这类的赛事在北京已完全成熟了,况且比这大的多了去了,不过小小的练兵而已,其实,是市场的运作,离了赞助商,光靠参赛者的报名费连启动资金都不够。

再说真正的跑——4:30从家出发(天黑黑的),开车到林萃桥,坐地铁(8号线),至鼓楼大街换乘2号线,地铁上几乎清一色的跑者(身背橙色),前门上来,人山人海。我又看到几位熟悉的面孔,是老弟以前单位的同事,一起合影,进场。这次长跑是真正的“刷脸”,像以前的“代跑”是不可能了。半马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东侧,七点开跑,跑上长安街,建国门转入东二环,路面变窄。

我参加了三次马拉松,哈尔滨、大庆、北京,当然北京最大,体现在哪呢?人多。跑了一半(地坛前后)才跑开,之前得插空超车,放不开速度;直到终点,还是“团体作战”,这是首都之外的城赛比不了的。就我个人来讲,前一半跑的十分轻松,11KM后速度渐缓,15KM后两腿发沉……这和前两次差不多。在北京跑半马,我看到的第一个里程牌是11KM,其后是1619KM,靠着对路线、景物的熟悉感知距终点的里程,不过这也不重要,到了最后机械地抬腿迈步就行了——当我没想到终点的时候终点门到了,踩中终点线的同时,短信跳进手机:祝贺刘文一完成2018北京国际长跑节男子半程项目,参赛号:M08703,枪声成绩:15921,净成绩:1:54:56

2016年跑了两个半马和N个万米,2017年我跑了个5000米运动会,此后再未跑过,这次跑的结果证明,只要常年锻炼,偶尔跑个长跑毫无问题。

再要说的是,今天的天气真给力,8~21,微风,早晨尽管很凉,太阳一起来就好了,阳光灿烂,脸上发烧——要是昨天那样的大风,顶风还能跑的动吗?这是老天帮忙还是人算呢?

现在,马拉松进入高潮,可从这次报名中签率如此之高,已经说明报名者人数减少;任何事都是这样,再过一段时间,这一运动就会进入正常化,不会一窝蜂似地趋之若鹜了。我的第三个半马

                                               (5点的地铁空空荡荡,都是橙包跑者)
我的第三个半马
                                                            (这是前门出地铁的情形)
我的第三个半马
                                                                   (人脸识别——刷脸)
我的第三个半马

我的第三个半马
                                                               (存包的红色大货车)
我的第三个半马

我的第三个半马
                                                                    (排队上厕所)
我的第三个半马

我的第三个半马
                                                                           (集结在起点)
我的第三个半马
                                                                       (完赛在奥林匹克广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日记(72)
后一篇:老日记(7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