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
(2018-03-14 22:14:43)
标签:
梦母亲 |
分类: 母亲 |
夜里梦见母亲失踪了,我回到仓房样的家里(门只是几条木板钉起来的框),弟弟妹妹跟我一样不知所措,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悄没声地走了。屋子里吃的、用的很多,怪异的是灯泡该亮的时候不亮不该亮的时候却亮了,还有收音机不该响的时候响该响的时候却不响了。我是搞电的,却一时弄不明白是咋回事……我到厂房检查,发现几台变频器被拆成了散件,拿起一块线路板,一个人对我说他们正在查找故障,我说加根线试试不就得了吗?他们按我说的做了,果然确定是信号调节器板出了问题……我回到板屋,我的自行车被压在几样东西下面,车轮瓢了,没法儿骑了。母亲还是没有回来。我茫然四顾,认为母亲不会不回来的,她怎会狠心把我们丢下不管呢?……这个梦的背景是几十年前,好像跟这几天萦回在我脑子里的陈年往事有点关系,谁知道呢?
我的母亲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上是卑微的,而在我的心里她是最伟大、最不可替代的——试想,你连母亲都不爱还会爱世界吗?你连儿女都不放在心上,谁会放心把这个世界交到你手上?人只有一个母亲,在我诞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一点。
牛哞、羊咩、猫喵,这些动物的叫声跟人叫“妈妈”很相似;在人类世界,各个种族对“妈妈”的称谓语音也是相近的;我觉得这绝非巧合,而是生命的基因使然。就连对婴幼儿的爱称也都是相近的,“宝贝儿”、“baby”;BABY 、宝贝儿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妈妈”则是生命相通的密码。
幼小的个体当然会受到压抑,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合格的家庭及社会,会给孩子“有限的”自由,这种自由得在他们成家立业时给他们,在此之前,他们实际上还是未成年人,虽然按年龄已取得法定成年人资格。在中国,一个人的成熟必须在他能养活自己之后,也就是必须“立业”,之后才能谈成家的事。
以我的理解,在西方,父母在孩子成人以后即完成了养育之责,以后就任其在外边闯荡,财务往来也钉是钉铆是铆,直到最后给儿女留下或多或少得遗产。据说,西方人成年以后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不知是不是真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