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几句吃的那点事

(2017-06-28 21:36:47)
标签:

     东站晨走。尽管白日里很热,一早还是凉爽的,夜深时风从半敞着的窗子吹进来,身上不盖上点儿还怪凉的呢。每天早晨,我都能看见有老头老太在收拾他们的小菜园,拎着水桶给菜地浇水,菜在主人精心的伺弄下长得很好,有几株玉米蹿得很壮实,叶子肥肥地舒展着。我不知大地的庄稼长得咋样,肯定不会像小园子这样好就是了。

我吃饭速度很快,“跟抢饭似的,让人看着忙叨”,明知这不是好习惯,但改不了,慢不下来,即使晚饮因书与酒抻长了总体的时间,而菜入口中咀嚼吞咽的速度还是快的。我已习惯了这样的习惯,而且这样的人也不在少,快就快吧,省下时间做更有意思的事儿。


人的肚量是有限的。菜做多了吃不了,先可青菜吃,因为做熟的青菜放的久了会产生亚硝酸盐;如果吃不了两盘菜,那就主攻一盘;一盘菜吃不了,那就只取半边;没动过的菜可以留下顿吃,你若是东一筷子西一筷子的,那菜就留不住了,也就浪费了。你可以想象饭菜也有知觉,没进入人的肚内就被扔掉,它是要难过的。


人爱吃排骨甚于吃肉,故排骨总比肉贵。骨头是嚼不动的,只能啃吃附着在排骨上的那点肉,远不如吃肉实惠,那为什么人宁肯多花钱买排骨呢?据说是排骨上的肉香、好吃——人在吃上更注重口感,舌尖上的享受代替了精神的享受;如果,人只以口腹之欲为乐,这个层次就太低了,怎么把它升华到精神层次,比如说搞出个《舌尖上的中国》来,才不会与动物一个水平。这一升华就是从实到虚的过程,很不容易。


我从小就不吃肥肉,总觉得一吃了肥肉那肥膘就贴到了我身上。对我来说,肥肉只有一种吃法,靠油,吃那油渣儿。我对肥肉丝毫不能忍受,红肠里的肥肉丁我都得把它们剔出去。人都说五花肉炖菜香,我觉得没道理,这纯粹是贫困年代留下来的习惯使然。我不吃五花肉,吃也只吃瘦的部分,肥的扔掉。单纯的肥肉卖不上价,商家就耍心眼了,把它搀在香肠里,降低了整个的成本,怕你置疑,就编出“没肥肉块儿不香”的鬼话。某日吃蘑菇炒肉,蘑菇的口感跟肥肉差不多,不过我还是吃得出来,蘑菇毕竟不是肥肉。蘑菇有营养,不吃肥肉的人可以拿它当替代品。


有些“美味”其实并不美,只在于食材的稀奇古怪,物以稀为贵,吃的不单纯是味儿,而是别的,谱儿、派、档次等等。所以,真要享受美味,别去豪华的大饭店,应该找一家做菜地道的小饭馆。


减肥食谱最不靠谱,甚至糟害身体,真想减肥,只有运动,得吃辛苦才行。身上的肉是吃出来的,哦,再靠吃给减下去,有那样的好事儿吗?你要是个好吃的人,那就更得运动了,为了吃你也得运动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17年06月2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