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06月09日

(2017-06-09 22:36:23)
标签:

陆文夫

《美食家》

高粱米

分类: 读书
    晨走乙烯人工湖。阴云密布,冷风嗖嗖,夜里下过一场小雨,看样子白天还要下。我在外面穿上了防雨衣,两手缩在袖内还是凉的,向风时冷劲十足。查看天气预报,阵雨转多云,9~18℃,风向报的极其不准,东风5级——明明是西北风嘛(预报非预,直播修正,东风改北风)。至午晴天。

食堂的兰州拉面很受欢迎,每天都能卖出百十多碗,我们一桌吃饭的,有几位时不常地就来上一碗,乃至吃面的次数超过了吃馒头米饭。一碗吃不了,匀给别人一些,那面很长很筋道儿,筷子不易夹断,有一位竟从兜里掏出了剪子,说这是吃面必备的“专用工具”,搞笑得很。

近来中午的饭桌上出现了高粱米粥。高粱米今已不多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跟玉米一样是俺们东北银的主食。那时候家家总吃高粱米饭,就跟总喝大馇粥一样;我爸那时吃不了高粱米饭,烧心,便吃别的。高粱米饭说不上好吃,也说不上难吃,也许是因为我妈往里加了红豆吧。我上大学时食堂还总卖高粱米饭,一个同学说在他家那儿这玩意儿是喂猪的。我到乙烯的最初两年,食堂还卖高粱米饭,不知不觉地,这种主食就随着粮票一起消失了,消失得干干净净,直到现在拿它当成了稀罕。现在你还能看见红高粱地吗?它早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嚼甜杆也是久远的记忆了。


重温陆文夫的《美食家》。我和小说里的“我”一样,对“美食家”不屑且厌恶,人活一世岂能单为个吃?这是我终生的信条,很多观点概由其出。我的口腹确也配合我的观点,对美食没有欲求,饭菜只要能吃得下填饱肚子就行。

又读《壶中日月》,说的是酒,陆老先生也好酒,落魄时以酒解忧解乏解困,继而成瘾。为了不被人发现,他竟然把酒倒进面条里,这种喝法让我惊讶不已——这怎么喝呀?想到自己喝酒,最初是因为日子无聊,之后把酒当成“灵感启发器”,喝着喝着就成瘾了。我喝酒不需要多好的下酒菜,只要有花生米就行了。我不会为了喝酒而去费事弄菜,花生米是常备的,再切根黄瓜与白菜丝一拌,这就齐了。我没有陆文夫那样的才华,没写出小说,只落下了酒瘾,每晚都要喝上一杯半杯。即使是在火车上我也要喝个半斤左右,通常都是以花生米佐酒,一口酒两个粒,咬一口黄瓜,有时还有火腿或红肠,那就极好了。

30年前看《美食家》,强化了我对吃一以贯之的蔑视,美食家是写不出《美食家》的,把吃当成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落后的基本原因。玩物而不丧志,陆老先生秉持此念,在《得壶记趣》中有他玩物“约法三章”:一是偶尔为之,二是要有实用价值,三是不能超过一元钱(当时的标准,后来升到两元)。从这“约法三章”里可以看出陆文夫理性玩物的风格,其为人也大体如此吧——我非常赞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