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日记(29)

(2017-04-03 07:22:32)
标签:

大庆

文学

《走出非洲》

谌荣

《送你一束夜来香》

分类: 老日记
    3月5日  星期四
    来乙烯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搞清东西南北,当午后的阳光照进屋里,我知道了,我的寝室面西。乙烯的旁边就是村屯,地方名称就叫“卧里屯”。若是上到楼顶,四下里是田地、荒原、水泡子,在建的楼房拓展着兴化村的地界,再过几年它会建得像个城市吗?这里的人素质不高,你看与我同时来的技校生,十七八岁,初中上完就念了技校,然后就参加了工作,虽是上班的人,其实还是孩子。他们都是大庆当地的,会战二代,一点也没有他们父辈创业的样子,“八旗子弟”这四个字在我心里油然而生。他们没受过苦,不知道生活的不易,目标就是“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没想过还缺什么——缺什么?工作有了,挣钱了,啥也不缺了,要说缺那就缺对象了!
    读《花城》上的小说,谌荣的《送你一束夜来香》,写人性的新旧冲突,朽木之人忆及青春年华,刚刚萌生出一点对美的留恋就被扼杀了。我觉得这篇中篇再紧凑些变成一个短篇更好,那样语言会更凝练、艺术性更强。昨晚读到一篇刘心武的文章,谈性的文学表现。如今,文学作品里也在“名词爆炸”,作家好像沉浸在文字娱乐中,有点像十九世纪西方文学有一段玩“妙语连珠”似的,这种文字游戏乍看挺机智,再品味没啥内容,那就没意义了。
    作家陈冲撰文,讥讽柯云路标榜的“现代现实主义”。柯云路是发布了他的宣言,我看了后没多想,经陈冲一说,确实是没有先建流派后著书的先例。作家只管写就是,别去管什么流派、主义,那是评论家们的事。

    3月6日  星期五
    实习迟迟没信,谁去、啥时走一概不知。实习得有老师傅带队,而他们不是排房就是想着出国,都不愿出去。我是急着想出去的,年轻的都想出去,可车间不急。去班上就是几个人在一起胡扯,干浪费时间,没法子,呆在厂里才算工作,若是呆在寝室或泡在图书馆看书就是不务正业,没划你旷工就不错了。
    晚间看电视,颁发1986年奥斯卡金像奖,《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获得最佳影片奖。现场的场面很混乱,不知那些外国人是怎么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7年04月02日
后一篇:老日记(3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