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1月16日

(2016-11-16 21:26:51)
标签:

感恩于水

分类: 随笔
    我中午在食堂吃饭,吃完在洗手池那儿漱口,身旁一个刷洗饭盒的同事笑了:“你这姿势跟祈祷一样,十分的虔诚。”她这么一说,我才留意自己的姿势:弓着腰两手伸到水龙头下捧着接水,从侧面看可不就像是在祈祷吗?我也一笑:这是个感恩的姿势,一饭一食,当谢大自然赐我等以生命之源的水啊!也许,这一动作真的暗含感恩的潜意识。我是一贯珍惜水的,潜移默化,这一意识也就固化在我的行动里,并不知不觉地体现在了姿势上;这个好像有点牵强,可我宁愿如此理解。
    现在的人在用水上很不在乎,不知在家是不是这样,反正在厂里的浴池洗澡,总有人把水哗哗地开着,人跑一边搓去了,任由那清亮亮的水淌进了下水道。我看着心疼,提醒过多次,可毫无用处——这样的人只有送到沙漠里“劳教”才能长记性。

视觉误差会引起错误的判断,比如说大桶装的酒,看着只剩下一点浅浅的底儿,可真的倒出来,“福根儿”的量超过你的“以为”,你以为也就大半杯吧,其实能倒好几杯呢。

人比物更难判断,不仅客观存在的视觉误差,他还会造假呢,她还会惑众呢,这些更会干扰人们的判断,因此,看人得多方位、长时间地去看,看其怎么为人,不能简单、轻易地下结论。


我一点都不相信某些作家笔下的“表情描写”,好想那张脸是心的外化,一切都写在脸上了似的`,什么“眼神里透着苍桑”了,等等;我所看见的,大多数人的脸都是呆板的、木讷的,也就是无表情的,这不代表他(她)的内心,你怎么能从一个人的脸去判断其内心呢,又不是演员?什么最能反映内心?动作、言语,所谓一言一行是也。


有些事,尤其是“感天动地”的事,乍一见觉得挺感人,再一细想又觉得不合常情,这时我们就要留心了:凡是有悖常理、常情的事情必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这件事其中有假,不可轻信,尤其是别让“感动”蒙住了心魂。这么多年,我们感动的太多了,也上的当太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6年11月15日
后一篇:2016年11月1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