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

标签:
雨果《巴黎圣母院》 |
分类: 读书 |
雨果的长篇小说总有一部分与小说“无关”的部分,或议社会、或写时政、或是描述某一领域。在《巴黎圣母院》里,雨果用了整整一卷的篇幅,详细地描绘了十五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和老巴黎的建城史,这一卷对城市、建筑艺术的论述像古建一样千年不老,在今天仍是真知灼见,而且也适合于中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情况。雨果笔下出现了一个石头艺术的巴黎、音乐化了的巴黎,在他勾画出的城市地图里,我们能感受到弥漫在那座老城、老建筑里的诗意。
【最伟大的建筑物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块石。海狸和蜜蜂是这样做的,人类也是这样做的。建筑艺术的伟大标本巴别塔①就是一个大蜂窝。】(下划线是我三十多年前留在书上的)
【这种在同一座建筑上几种不同的艺术向几个不同高度的发展,真可以写成好几本长篇巨著,而且往往是人类的通史。人、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这个怪人(指伽西莫多)使整座教堂里流动着某种特别的生气,好象是他身上散发出的一种神秘的气息(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说的),使圣母院里每块石头都活跃起来,使那座老教堂的五脏六腑都激动起来,只要有他在教堂里,大家就认为门道里和走廊上的塑像都活了过来,动了起来。真的,那大教堂在他的手底下就象一个温驯的生物,它一得到他的命令就发出洪亮的声音,它被伽西莫多所占有,所充实,就象被一个家神所占有所充实一样。可以说是他使得那座大教堂开始呼吸,教堂里到处都有他,他分布在教堂的每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