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西山

标签:
北京西山凤凰岭七王坟管家岭阳台山进香古道 |
分类: 北京 |
已过午时,我在龙潭谷景区内的一个池亭里吃东西。这是管家岭村自建的景区,池子是八年前修建的“水库”,可蓄一万立方水,供灌溉之用。池上有片空地,可闻少儿欢笑之声,援阶而上,一伙人在野餐畅饮,两个男孩在打羽毛球。距此不甚远,高处建有白亭,称中法友谊亭。以前,我曾远眺此亭,听说与一个法国作家有关,这回我走到它跟前,远看还挺好的亭子,近瞧就显出了简陋,内里穹顶中西对照的绘画太过拙劣,而且飞檐露出木椽,这才刚刚六年的时间啊!北京市既然要扶持乡村旅游并打造大西山景观带,不能把它弄成乡村水平啊。我曾猜测过管家岭村名的由来,是源于大家院的“管家”还是以管姓为主而得名?从龙潭谷小水库的建造说明来看,我断定是后者,此地最早的初民是管姓人。中国最出名的管姓人知道是谁吗?管谟业——知道管谟业的不多,若说作家莫言,大概都晓得吧?说不定管家岭与莫言祖上同宗呢?此乃题外话,再说管家岭的中法关系,除了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在这里写过长诗外(还得了诺奖),当时还有个中文名叫贝熙叶的法国大使在这儿有个贝氏花园,大使是个医生,给不少中国人看过病,还暗地里医治、帮助过中共抗日武装,在温泉西口有他捐建的一座小桥“贝大夫桥”,我骑车路过不知有几多回。
继续沿着防火道前行,走到了阳台山进香古道入口,我已进入景区里。我看时间来得及,便去爬阳台山主峰。崎岖难行的山道古意十足,石阶很不规则,跟我以前爬过的大觉寺那条古道很像。这条路通向金顶妙峰山,只有一处叫“骆驼石”的景点和一所还没建完的寺院(金山寺),可爬山的人不少,许多还拿着拐杖。我一直觉得所谓登山拐杖是多余的物件,有了它反而碍事,你看那些使拐的人,杵达杵达的,根本借不上力。
我爬的浑身是汗,以纸巾擦脸才不杀眼睛。
我没走过这条路,可觉得似曾相识,尤其是看见野外救护的标识。当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爬到“主峰”顶端(其实是小道的出口)一瞧,呀,这不是上次我和老弟到过的地儿吗?前方就是妙峰山的高山平台,脚下的柏油路从涧沟村伸向那里——这些太熟悉了!
我原路下撤,一个小时到底儿,走大西山景观路奔大觉寺,在那儿坐公交(633路)回家。我走了六七个钟头的山路,粗算一下里程,大约35KM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