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的历史

(2016-09-22 22:08:50)
标签: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分类: 读书
      晨走一个来小时,南风,不算太冷,半截袖能挺得住。在二区遇见好久没见的大狗哈里(阿拉斯加),主人说别摸它,“这些日子很酸性。”

昨晚读《易中天中华史-国家》,对以下几段深有感触(凡是能打动我的段落,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它们敲进电脑里——奇了怪了,在我的潜意识里,电脑比纸更可靠,不然的话,我为什么生出要把以往的日记变成电子文档的念头呢?):

【然而人类却不能过河拆桥。要知道,相对于科学已经掌握的部分,未知领域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失去好奇心和敏锐度,甚至不能不想入非非。好奇心害死猫,不好奇却可能害死人。

巫术,恰恰代表着人类那根敏感的神经。

巫术探索世界的反复强调法也许是错误的,也许而已。但科学的方法即便是正确的,也未必就是唯一的。至少,在科学诞生之前,巫术深刻地安慰了人类几千年对不可知的恐惧,抚平了人类遭受飞来横祸和无妄之灾的创伤,使人类对未来的仰望变得温柔和向往。

巫术,是原始人类的“心理医生”。

因此,巫术还会有两个“儿子”,这就是宗教和哲学。

宗教和哲学延续着巫术对未知世界的触摸,只不过方式不同。哲学是对超现实超经验之抽象问题的思考,宗教则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神秘存在的相信。所以宗教靠信仰,哲学靠思辩,科学靠实验,工具靠使用,巫术则靠操作,同时也靠幻想和直觉。巫术,就是直觉、幻想,再加操作。

所以,巫术还有一个“女儿”,这就是艺术。巫术与艺术的血缘关系,在美学界早已不是秘密。也就是说,人类文化发生的次序,就是从工具到巫术,再到科学、宗教、哲学、艺术。

巫术,是人类文明的“胎盘”。

所有的胎盘都会功成身退。

退出历史舞台的巫术除了变成艺术,还有三条出路:变成科学,希腊是这样;变成宗教,印度是这样;变成哲学,希腊、印度、中国,都是这样。

只不过,希腊是从科学到哲学,印度是从宗教到哲学,中国则是有另一条路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6年09月21日
后一篇:旅游与风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