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13
(2016-07-22 20:30:35)
标签:
梦痖弦文化 |
分类: 随笔 |
梦:……我发现了一批书,种类很杂,东瞧西看,见一同事找到一本林徽因的书,书名挺有民国那会儿的文艺腔,叫《痖弦》。我忽然想起刚刚看到了这本书,只不过改头换面为一本小册子,竖排版,破旧似古董。我拿起一枝笔在书上圈了一段话,随手把笔搁在一边。后来,图书管理员来找笔,好像那笔比书还重要,最后在一个纸盒里找到了,我们都长嘘了一口气。我翻看那本小册子,认为林徽因的文笔一般,她的文名更多是靠美女的名声炒作起来的……这个梦之后,“痖弦”,梦中的一个十分清晰的词,我就认定了那是林徽因写的一本书;其实根本没这回事。更为神奇的是,现实中真的有一个“痖弦”,是一位现居台湾的诗人,而这是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人,没想到梦里会有如此收获,出人意料啊!
天气预报报着有雨,除了午间下了阵儿雨,再就没抻下来。清晨,我在乙烯的人工湖快走三圈,连来带去正好两个小时, 12KM。今早是锻炼的好天儿——天解人意,太阳一出来就被揽入云里,不久,灰色抹平了天空,免除了人们爆晒之苦。
以我从前的理解,学位帽、学位服太难看了,现在呢,我有一全新的认识:这些服装就在于让人忽略“人体”(一袭大袍遮去)而凸显智能——脑袋,只要你的脑袋里有玩意儿,社会就承认你;这还是个好的社会,若是碰上不讲理的社会,那顶帽子、那身衣服就嘛事不顶,搞不好,脑袋都悬着呢!任何道统的服饰都带有教化的含义,与个体的审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