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廿年有约(1)

(2015-09-29 21:11:15)
标签:

廿年有约

同学聚会

分类: 过去的岁月
    月初,大学同学在哈尔滨搞了一场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我没参加。十年前,我们在毕业二十周年之际相聚在北京,我用文字翔实地记录下了全程,题为《廿年有约》。现在回顾一下这篇写于十年前的文字吧(原文一字不易,仅人名以字母代替)——

                                                                  廿年有约
    

          序幕 

走出大学校门,大多数同学失去了音讯,即使有所联络的也相见甚少。得知小院同窗正在谋划毕业二十年后的聚会,不由吸了一口气:二十年,这么快就二十年了!

我是一个喜欢静默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愿意张罗点事儿的人。一知道有聚会这码事儿,我不想当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赶紧通过MSN跟国内外的几位同学聊这件事。不管怎样,先出几个主意再说。

沉静下来,我将全班那二十九张面孔在心里一一地过了一遍,二十年后的他们不可能还保持着稚嫩、青春的面容,甚至偶然相见认不出来的可能都是有的。唉,这样的聚会我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哪怕再忙也要跟昔日同处四年的同学们见上一面——我们在人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曾经共有过四年的日日夜夜,不说是同甘共苦,但彼此间印证着生命过程中难以泯灭的痕迹啊!人类的历史因人的活动而造就,个人的生命史只有在其他有关系的人的心里才会获得存在的意义。要不,我们在填写个人履历时为何有证明人一项呢?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四年,便把未来的生命拴在了一起,时常涌起的牵挂会让我们寻找机会聊上一聊、聚上一聚……

从京城回来后的这些天里,我每天都在想那几天的经过。这不单单是我领下了负责用文字记录聚会全程的使命,而是二十年之聚毕竟是我生命中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的,我想。

 

1981年的9月,走过高考独木桥的30个不到二十岁的青春少年步入了电工小院,组成了计算机81这一集体。四年之后的1985年夏天,除了五个掉队的,另25人分散到四面八方,其中不少人跑得更远——跨过太平洋到了地球的另一面。

在记述此次聚会之前,还是让我先聊聊各位同学的大概情况吧,就当是人未进门先有个印象。

先说还在哈尔滨的——只剩三位啦:

WET,班长,昵称“诺夫”——这一称呼的来历可能与他学的是俄语有关,不过到后来倒是大家起哄说“总喊别人诺夫的人,最后把自己变成诺夫了”。“诺夫”个儿矮,脸圆圆的、经常红扑扑的,看上去似乎胖,其实一点也不胖,尽管岁月已爬上了他的鬓发,可爽朗的笑声还一如从前那样。诺夫离开学校后分到了哈尔滨ⅩⅩ厂,在“海”里游了一番后重新上岸。

LDW,皆称“大伟”,自称无业游民,“啥事儿都干”。记得数年前离校后头回见到大伟,大吃一惊:这家伙咋胖成这样了呢!后来见的次数一多,又觉得没多胖,瞅顺眼了;不过,脸一直是白白的大伟这两年还真是比我头回所见到的瘦了一些。

ZS,四儿,我们班的帅哥。那张有着弯弯柳眉和樱桃小口的脸有着女性的秀气,却毫无女里女气的神态。记得在校时我曾到他在东(北)农(学院)的家里去过,惊异于其面目酷似乃父,真跟一个模子剥下来的一样。年岁的增长使他体态微胖,白了不少的头发,不过更有成熟男人的魅力,兼具其父的儒雅之风。他在ABB做了不短的时间,业务与我相近,故我俩的来往算是最多的。说他还在哈尔滨,实际上是天南海北各处跑,整个一空中飞人。

再说现在京城的四位:

WZ,曾是班里的团支书,也曾是院学生会的干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是班级里第一个入党的(当时有很多人都纷纷写入党申请书,令当时连团都不想入的我很不以为然。也是我当时过于偏激,把多数人的入党动机一律视为假进步、目的是为了毕业时能分到一处好的单位并进而奠定将来工作的基础。现在想来,的确是这么回事儿,不过这又有何错?)。WZ在班里是非常活跃的,不过后期我觉得有些低调了。他毕业分到北京,据说很长一段时期就连在京的同学都听不到他的音信,就我而言他是在这次聚会之前才浮出水面的。现在他自己的中国国际ⅩⅩ公司做得相当不错,本人已是“下半辈子的钱早就挣够了”的大老板了。以在校的表现,我以为他会往政界上发展,投身生意场有些出我意料;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儿的变化谁又能说得准呢。光阴流转,仍是一副金丝边眼镜、吸着细杆的“摩尔”、驾着帕萨特、略显富态的WZ已是标准的商界成功人士了。

LJG,当年赢得的“胖子”称呼今已名不副实,也是那时我们都集体偏瘦才使他秀出于林,不过我已记不得他曾经胖过了。如今的JG可是眉目清晰、棱角分明,尤其是那高鼻梁,倒是比二十多年前更加英俊了,而且已染京腔的声音也特别好听。二十年后的他在我眼里,办事依然保持着稳健的风格。

CYH,全班年龄最小的,也是此次聚会的主要发起人。起初设想的聚会地点是在哈尔滨,他提出的活动主题是“二十年、你我依然年轻”;后来改为京城相聚,他又与时俱进地确立了新的活动主题80年代老一辈 20年后再相会  ――北京-多伦多跨洋20年聚会 ”。如今他已离开新华社,跟JG一起在一家外企做IT业,成为金领一族,跟我的老弟一样,每天挎着手提电脑包、开着自家车上下班。二十年的京城生活,把五大连池边的少年熏陶得京味十足了。他在MSN上给自己取的名字为“活好今天,憧憬明天!”,由此可见已然不惑的小老弟对生活仍是充满激情的,这手抓着此刻的同时,另一手也遥指着希望的彼岸——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啊!

WLC一毕业即来北京相比,生长在黑龙江畔的东北大汉、老七GNW一年多以前才到的京城,因而口音里还一点京腔都没有。岁月真是无情,我们高大魁梧的老七在校时是投掷运动的强者,这几年竟瘦成这样,仿佛得了一场大病——还真说着了,在严重的胃病折磨之后又在他的肾上发现一个“东西”,多亏是学医的妹妹让他消除了疑虑,也让我们长出一口气——哦,不是瘤!——原来肾上是不长癌的?!那天深夜他一下飞机直接赶到宴会现场,我着实为他瘦得有些“脱相”而吃惊。

接下来该说说其他各地的同学了:

LJ,还是那样瘦而单薄,使本是中等的个头儿显得很高,高度的近视镜不影响他作为足球场上的后卫准确地大脚破坏掉对手的长传球。忆及往事时他对我说若是再有一个降级的就轮到他了,也是幸运,补考科目和次数最多的他最终过关,就跟一个合格的足球后卫一样使课业化险为夷,得以全身毕业。1997年底我出差路过沈阳,相互见了一面,八年后我竟没认出他来,还让别人介绍介绍呢。只见他抿嘴一乐。好家伙,这笑容让我一下子醒过味儿来了——欸,我说LJ啊,你脸咋变得这么黑呀!

CYB,老三,他的清瘦并不让我惊讶(因为四年前我领女儿去天津他的家里已让我惊讶过了),但让其他同学大为吃惊——YB,你没啥病吧?云波一口天津味儿:“没病,自来就瘦,胖不起来啦!”他是开着自己的别克-赛欧车从天津赶来的,到了龙都宾馆院里还跟下楼迎他的诺夫和我捉个迷藏,打了几个手机才从车里钻了出来。在国企里混了有些年,现在也出来了,用他本人的话讲,“这几年累是累点儿,可干了没白干”。

ZLH,本是沈阳人,十年前去了广东,开着自己的“中山市ⅩⅩ电气有限公司”。他是此次京城聚会到的最晚的一位,也是最远的一位,更是被评价为“心最诚”的一位。印象中二十年前的LH可是四方脸,留着大大的鬓角,这回当他出现在颐和园的游船上时,让我们大为惊叹他的四方脸都瘦长了,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场合,而是走在街头,那是没个认出来。唉——一声长叹道不尽岁月的苍桑啊!

连我在内,这次北京聚会共有十一位同学参加。路途最远的LH都从南方飞来了,大家更是不能不对几个没来的内地同学有意见了:“是他们张罗的在北京聚,结果一个都没来!”

西安的QJJ也算是“筹备会”成员之一,因为此前他出差来京与京主们共商聚会大计,到了聚会之日他却因身在无锡无法到场;齐齐哈尔的老六WSY,本是要来的,据说飞机票都订了,可因妻家急事未能成行(冰场上的黑铁塔二十年后如此儿女情长);置身四川蜀国的WFC事前也被认为在能来京之列的,却也不能露面了,无怪乎李白慨叹蜀道之难矣。QWW的缺席多少使大家觉得“理由”不够充分,而山东济南的SY不能到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理解:老二的真诚充分体现在他的一遍遍电话所传达出来的抱歉和遗憾以及匆忙注册MSN加入远程互动的心情里。

此外,另几位同学便杳无音信而无法联系了。他们是PGJWXHXXMQWCJF。后来听国外同学说,WXHXXM也在加拿大,但没发现他们的具体行踪。于是有人说了,要是谁长期失踪,那大概就是去加拿大啦!

国外的同学除了第一个出国的MQH在美国的波士顿外,其余都在加拿大,而且除了HYF在渥太华及LR在温哥华外,其他人都在多伦多。因而,这次国外的同学把分会场设在多伦多的LY家里。多伦多的同学有:BWGLYWGBLYMZCYZYJCB

屈指一数,当年的计算机81班几乎快一半都移居海外了,而能找着的就有十人。更值一提的是,六名女生在校时的学习成绩就让我们须眉汗颜,而今又一个个飘洋过海,绽放在异国的土地上了。

以上就是我们计算机81班的全体,虽然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但这一个个名字后面所浮现的面容和身影以及件件往事还都十分清晰,它们组成了可供我们咀嚼不尽的回忆,其中浸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况味和悠远绵长的念想。

 

2005年仲秋之季在太平洋两岸进行的“北京-多伦多跨洋20年聚会”拉开了序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骑京城
后一篇:转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