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裘德就该无名

(2015-08-12 21:20:18)
标签:

《无名的裘德》

哈代

分类: 读书
    龙凤公园晨走天地通明,湖光如镜,怡人心神。早餐在家吃的饺子,顶着日头上班,又是一个大热天,29℃

《无名的裘德》在中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读完了。

我认为这部小说不如《苔丝》,因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好似作者(哈代)为了一种理念刻意安排的,好多借人物之口发表的议论也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裘德重新回到基督寺的那场长篇大论的“讲演”)。裘德与淑“二进宫”式的婚姻令人匪夷所思,心理与行为都是反常的,尤其是淑,明明爱着裘德并且也生活在一起,却又违心地重归已经逃离了的樊笼(上帝给她安排的“家”),而她本来是不信上帝也不愿以法律的名义结婚的。我倒觉得他们的悲剧她要负主要责任,她有必要主动地告诉无关的人他们没有结婚吗?你不说谁能知道?我也不理解裘德,一心向学的路子被堵死之后他投奔了爱情,却毫无理智地将就淑那不现实的作法,两次走到婚姻边上却跟着打退堂鼓。

我不认为社会在这里有什么罪过,因为社会从来就没顺从过民意,你不能这样要求它,但是个人总有对付它的法子,悲剧往往是自己促成的——没有淑的怪念头,他们不会流离失所,他们的三个孩子也不会死掉。

艾拉白拉是个坦率无耻的女人,这个人物也有瑕疵,举一点来说,她那么急于引诱裘德并与其成婚,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把他甩掉而去了澳州呢?裘德也是,为什么不与她解除婚约而留着那样一条名存实亡的束缚?淑更是,已经跟上帝任命的丈夫分手并与裘德同居了好几年(生了三个孩子),怎么突然来了个180°大转弯、主动回到那个她讨厌的“丈夫”身边了呢?这些个说不通难道是因为我这个读者不了解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国情所致?还有,那时的英国人好像在婚姻方面挺不在意,也不见在离婚时有财产上的交割,我觉得事实肯定不会如此。

不管怎么说,我不看好这部小说,就像觉得译者反复使用的“打着喳喳”(应该是小声嘟囔的意思)很别扭一样,总之,这部不合情理的小说以及别扭的语言把我搞得无精打采、闹起了“抑郁”——玩笑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晨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