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焉》
(2015-03-15 14:29:39)
标签:
《如焉》胡发云思想小说文化 |
分类: 读书 |
在“搬家”的这段日子里,杂七杂八的事很多,无法静下心来读“大部头”,便找了本“好看”的书,《如焉@sars.come》,作者胡发云。
这部小说写于十一、二年前的“非典”之后,并由于那场席卷全国的萨斯而有了典型意义。那个时候,互联网已经深入百姓生活,如果不是这张网,“非典”的动静不会闹那么大,所以说,那场瘟疫靠着网络的威力给人留下了印象并给民众打了一次精神上的预防针,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官方对待公共事件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全民知情权的启蒙。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书里最让我动心的是“思想”,卫老师、达摩等人对国家、社会、知识分子的思索,好些是忏悔式的,告诉我们不该怎样做,实践着小人物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这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小说一开始是两股线,一股是茹嫣步入网络,一股是达摩的“青马小组”,后来,这两股拧到一起成一股绳了,穿起了小说里的几个主要人物。
我从这部小说的几个人物身上看到好多当代国人的影子,虽称不上典型,但作品的独到之处还表现在网疫交织出的世态,有民情,有官场,绘出了一幅当代国人的心态图。
虽然茹嫣是书中最主要的人物,但我个人更喜欢达摩这个人物,身怀各种生存的技能,胸藏修齐治平的锦绣,既可修电脑空调,又能铁肩担道义,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应有的品质;你看,他身为草根却有着精英所不及的道德情怀和人文境界,他不想成为体制内的毛子,不会牺牲独立思想而求得体制的认同,既然酱缸污浊宁可当草根,颇具东晋高士之遗风,而且还能脚踏实地——无论何时,尤其现在,最需要的是达摩这样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部上品的小说,一部思想性的小说,它写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态,也可以说是对当下思潮的一个写实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