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始夜终
(2014-06-25 22:10:33)
标签:
日本 |
早市上的菜价一天一个样,黄瓜跳了水,掉到“一块钱三斤”了;也不是所有的菜都这样掉价,水果就很沉着,鸡蛋更是稳重,而鱼则想要跳龙门、涨到七块钱一斤了。
从前的钱实在但太少,那时也没塑料袋,拿黄豆换豆腐都是自带一个盘子来盛,拎着瓶子去打酱油醋,肉呢,拿纸一包,鱼则搁草穿腮一拎。而今,塑料袋成了通用的器具,买什么都拿它来装,酱油醋都是瓶装桶装的,大缸散装零打的已经绝迹,这样的方式只剩下卖酒的了。
当人们挖空心思去想怎么过一生时,社会知道这一生对人来说是漫长的,有事可做的人时间过得很快,闲人总觉得时间难熬,却又不愿早死。
朱山坡在《天色已晚》里讲了自己年少时因痴迷看(听)电影而忘记买肉的故事,我不知道朱是干什么的,估计应该是个搞电影的或剧作家。如果一个人在贫困的岁月里能被吃穿以外的事迷住,将来必有出息。
病而不死、越老越“年轻”的大多是具有艺术气质的人,“艺术”能使人摆脱烦恼而自得其乐。
鸟们一身的羽毛,站在电线上,它们似乎不怕太阳晒,像小孩一样对热不敏感。你看那些小小的孩子,在太阳下跑跳玩耍,没有热的概念,而大人则觉得热得不行。
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为了藏,光藏不看就丧失了书最大的功效。孤本不孤,才对后世有价值。
中国以文化名人命名的街、路太少了。人民币上何时能印上文化巨匠的头像?
当世名与万世名。此前我只想“当世名”,今天才真正对“万世名”有所悟,因为不想“出名”了。平庸的生活里潜流着一种常人视而不见的“水”,它不因个体的人的死亡而逝去,总是绵延前流,这就是文化。
人类想通过“提升叙事技巧”来珍藏童年的记忆,这看起来挺美好,但人为地干预生命的自然进程会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人记不住自己最初几年的事,这很正常,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多加留意,记住小儿女的点滴趣事,替他们把童年收藏好。
不正常的日子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年,身处逆境与乱世还是要有信心,挺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好日子总会到来的。
黄永玉叹道:世界长大了,我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