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大清早,4:50走出宾馆,去跟前的兆麟公园。公园5点开门,一起入园的都是早起锻炼的中老年人。
兆麟公园我来过多次了,也算哈尔滨的一个知名的所在,哈尔滨最早的冰灯游园会就是在这儿举办的,连办了很多年才转移到江北去了。当时我没觉得这个园子小,现在看来她的确是有点迷你了。别小瞧这个小园子,里边有小桥流水,也有俄风老屋,其中的五座小桥完全是俄罗斯的风格,并且有了一把子年纪。
穿过园子,我从井街去江边——这也是我多年趟出来的路线,三十年来成了习惯,每回都鬼使神差地如此移动脚步。
松花江边的清晨比白日安静得多,也都是一早出来锻炼身体的人;中央大街呢,则是空空荡荡,不过,要不了多久,人就会多得跟游行似的灌个满街筒子。如今的中央大街自然要比百年前的“中国大街”漂亮得多的多,不过,若无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不留下这些满街的洋楼,她也不会成为今天知名度这么高的名街——来哈尔滨旅游的没有不走这条街的,否则真的不算来过哈尔滨。
我在江边、中央大街游逛了一个多时辰,回到宾馆吃早餐,然后收拾东西,退房,打车去哈尔滨西站。
在候车大厅看了会儿书(熊培云的《思想国》),感觉身上发凉,从包里取出外衣穿上,估计在车上也是用得着的。
9:45,D26开车。动车像一个善跑的运动健将,一启动就给人以十分轻松的感觉,好似自身没多重一样。
我在车上看会儿书、打个盹,打个盹、再看会儿书……坐了近八个钟头,17:28正点到达北京站。
(兆麟公园旁的尚志大街,环卫工在清扫人行道)

(省歌舞剧院,从前是几层楼,现在则是这番天地)

(等待开园的晨练人)


(这样的建筑在哈尔滨多的是,这个展览馆也有六、七十岁了)


(五桥之一)

(俄式小木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