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花实语

(2014-04-23 21:58:06)
标签:

张鸣

《也说读书改变命运》

教育

分类: 读书
   

性急的桃花粉了,慢一点儿的还红着,更慢的还是一骨朵儿。

日丽风不和,把凉劲儿晒透吹没了,人说这回不会再冷了,这可保不齐,老天的事儿人拿不准。比如乌鲁木齐,昨天最高温 22,今儿就沙尘暴、泥巴雨、雨加雪、最后鹅毛大雪连着气儿接踵而至,一天上演了春夏秋冬整个四季!

 

昨天中午,我把自行车送到修车师傅的摊上,听我一说现象,他说:“是里头的‘千斤儿’被油泥滞住弹不起来了,没事儿!”他用松动剂喷了喷飞轮,看我不放心,又说:“冬天一凉,油凝了,夏天就不会了,尽管骑吧!”哦,没事儿,那太好啦!

公司组建了评标专家库,昨天下午搞了一次培训,一个多小时。讲课的年轻人原在我厂工作,靠自己出众的技术能力脱颖而出,几年来,小伙子干得不错。

 

张鸣在博文《也说读书改变命运》中说: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应该是读书改变人。通过读书,人变了,改变之后的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成功。有的时候,恰恰相反,在人被读书改变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对成功的热衷反而会大幅度降低。使后来人家经过奋斗,上了好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照样没用。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应该是读书改变人。通过读书,人变了,改变之后的人,未必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取得成功。有的时候,恰恰相反,在人被读书改变之后,反而有可能变得不那么具有功利性,对成功的热衷反而会大幅度降低。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被读书而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读书可以让人们打开了眼界,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内涵。一个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气质上,人生的态度上。当然,这样的改变,跟人在物质上的成功,没有正相关。 可惜,在中国,我们只会说读书或者知识改变命运,不会说改变人。因为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功利的民族,干点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物质、地位上的回报。 当然,在哪个山上说哪个山上的话,可即使是这样,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我们的学生真的读书了吗?上大学,不等于一定会读书。在中小学,学生可能只学会了考试,进入大学,有很多学生也是只会考试,对读书毫无兴趣。很多人上大学,仅仅是为了拿那个文凭,别说本科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被读书而改变。这样的改变,主要是读书可以让人们打开了眼界,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内涵。一个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气质上,人生的态度上。当然,这样的改变,跟人在物质上的成功,没有正相关。可惜,在中国,我们只会说读书或者知识改变命运,不会说改变人。因为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功利的民族,干点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物质、地位上的回报。也说读书改变命运 张鸣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很实在的命题。上大学和没上大学,在1980年代,绝对是一个分水岭,无论知青也罢,非知青也罢,上了大学,以后的路大抵比较平顺,进入体制,或者走出体制,一般都能混出个名堂。而没上大学的人,大抵就是继续做农民,进了城,也不久就下岗,生活相对困窘。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可能没上大学,靠倒腾生意,发了财。 但是,在当今之世,这样的分水岭已经不存在了。生活的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子弟,即使上了大学,也依旧摆脱不了困窘的命运,即使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也有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很多三本、二本的大学毕业生,即使进城,只能做蚁族。 一越来越固化的社会,社会的层级,从中小学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乡村,或者城里比较差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考试能力相对就弱,尽管大学扩招,上大学不难。但这样差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只能上二本和三本的大学,毕业之后的前景,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相对好一点的单位招聘,如果本科是非211大学,问都不问。当然,在哪个山上说哪个山上的话,可即使是这样,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我们的学生真的读书了吗?上大学,不等于一定会读书。在中小学,学生可能只学会了考试,进入大学,有很多学生也是只会考试,对读书毫无兴趣。很多人上大学,仅仅是为了拿那个文凭,别说本科,就是研究生、甚至读到博士,也只是会考试而已。读书这点事,他们根本就没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淘书与读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