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32小时

标签:
肇东情感 |
分类: 母亲 |
我几次穿过果园——这是老的叫法儿,其实几十年来我从未见过果树。午后两点前后是这儿最热闹的时辰,篮球场地有两伙人各守半边,老老少少的玩得十分认真,看来篮球一直是俺们肇东的老传统啊;这个挺好。园子里全是黑压压的人,在到这儿你就能体会到“老龄化”近在眼前。第一天我看到一群老头老太太在那儿像老燕子扇翅膀一般地做操,第二天看到他们还在那儿做着相同的动作,好像他们从昨个到现在一直没动窝地、就那样地在那儿呼搧着——这么一想,觉得挺有意思。
周六的午后,我去火车站把回程的车票取出来,然后顺着四道街向南走到五中,到过去住过的老房看了看。
尚未见影的肇东站现在还是空地,它将面西正对着正阳街,可以想象到铁东的景象将更加萧条。其实,肇东就这么一条正阳街装点门面,除了西边新建的小区象点儿样子,其它的、一道街到八道街的南北一大片,全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屋,加上眼下正当开化,那模样就跟个破头齿烂的老娘们儿似的,简直没个看了。
五道街南头的天主堂和大庙(这次才知道寺名,居然叫法源寺)相距只有几十步,在贫民窟般的平房间十分乍眼,十多年前父母住这儿时还没它们呢。老房还在,还是原先的黑门,透过门缝看去,小院的水泥地是爸抹的,变样的只有仓房。
搬离老家进到县城,父母在这里住了三年的时间,每有节假日我就来这儿看看爸妈,在这儿过了三个年。
在搬家的蹦蹦车上,老家的乡邻说,老两口儿在这儿一住挺好。这里比老家只多了自来水,没有下水道,取暖靠的是炉子,比老家的暖气还退步了,而我的愿望是让爸妈住上有暖气的房子。那时我们还没有能力买楼,只能在这样的平房里过渡,三年之后,爸妈终于住上了楼;不过,我妈没等住进新家就去了北京,我爸也只住了几个月便随后进京了。
18年过去了,这里虽有了变化,终究还是从前的老样子。新修的南环从铁路方向通过来,恰好对着老房,可以预见得到,这条路还要向西延伸,那么这片平房都得拆迁。许多人家搬走了,许多人家又住了进来,这破烂的房子偏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十年、二十年它们还在,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它们还能在呢?
远处,西边在起高楼,那里会是住这儿的人的希望?
今天三月三,3月3日,50年前,我出世了。在此为母亲献上一炷心香......
牵着孙女的手,妹妹拉着她的女儿的手;两个小女孩儿将近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