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迟子建手稿被拍卖说起

(2013-12-28 21:58:34)
标签:

迟子建

迟子建手稿被拍卖

作家手稿

文化

   

迟子建的手稿被孔夫子网拍卖,这件事我有想法。

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收藏名人的手稿、手迹我认为这些人决不是真的喜欢作家及作品本身,无外乎囤积起来为了将来牟利。

过去,印刷技术落后,致使很多具传世价值的文字无法流传下来,只剩下“孤本”、“善本”、残本乃至伪本存留于世(比如《红楼梦》的诸种抄本)。从这方面的意义上讲,手稿、真迹还有考据的价值,对于搞训诂勾沉的学者,那是研究的依据,必不可少的,而时至现代、尤其是当代,作品一经公开发表就决不会失传,手稿的价值也就微乎其微了,顶多对作者个人有纪念意义,此外还能有什么用处呢?毕竟“文”是重于“字”的嘛!

尽管当今绝大多数作家使用电脑写作,这也不能说少数仍以笔爬格的作家的手稿就珍贵得价值连城,何况作家的“字”并不一定美甚至受看呢。

在我看来,现在倒卖、收藏作家手稿的行为,从买到卖的人都是些瞄准利字的贩子。

顺便重申我的观点:流落海外的古玩字画决不能花徒壁(图币)钱(大头钱)买回来,不管是官方还是私人(有那钱做慈善好不好);如果它们能换回高新科技、高端武器,宁可用现存的文物去换,只要对方愿意——文化艺术是全世界的财富,在哪存着不是存着呢。我们要做的是有能力保护好手头的宝贝,别让人家抢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