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行夜想
(2013-12-12 21:48:52)
标签:
扫桥爷爷公务用车智能鞋杂谈 |
分类: 随笔 |
整整的一天,死个钉地坐在会议室里,听各车间的工作汇报——每到年底都是如此。这个“例会”要求各家讲今年的问题和来年的打算,“实得惠儿的,一二三四来干的”——年年在一起干,厂里的那点儿事领导能不知道吗?那为啥还要开会呢?有随机得些启发而发表指示的意图,但我看主要是厂长想敲打敲打各位“封疆大吏”,就像古代的皇帝时不常地提醒臣子们得尽心竭力是一个道理——立威而已。
北京晚报 11月29日第8版《“扫桥爷爷”的活儿大伙接了》,“窦珍志愿服务队”“分文不取,工具自理,打扫未生,锻炼身体,生命不息,永不休息”——我有个提议,可以在桥上永久性地陈列“扫桥爷爷”的事迹(以老人的名字命名该桥也未为不可);此外,我还建议全国各地的社区、居委会做些工作,组织那些身体没毛病的退休人员作为志愿者承担起所居住小区的公共卫生,当然,这是在自愿的前提下,而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相信会有很多人参与——谁不想做个于社会有用的人呢?
取消公车不现实,公车还是要有的,但能否给城市公务用车的使用设个圈子,在这个圈子内,没有十分紧急的事务不派公车,公务员骑车去办。这个圈子的半径可以定为10KM,半个多钟头的骑行时间,比汽车所花的时间多不了多少,既为环保做贡献,还保持了亲民形象,既缓解了交通的拥堵又锻炼了身体,多好的事啊!
有人为了防止老人走失发明了“智能鞋”,我觉得不太实用,何必费那个事,何不把芯片戴在与老人随身必带的物品(如衣物、钥匙等)上,老人不可能买好几双鞋,就是买了也不会老是换着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