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

(2013-11-30 22:01:58)
标签: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文化

分类: 读书
   

读完《曼斯菲尔德庄园》。连续看了四本.奥斯丁的小说,若按我的喜欢程度排名的话,次序应该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这些小说的故事无一不是以联姻择偶为中心,就像居家过日子似的,“都是那点儿事”,有些事似出一辙,如私奔、出走。

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范妮在前半部分像个倍受冷落的丑小鸭,一个瞬间(她姨父托马斯爵士海外归来)之后变成了光彩照人的白天鹅,但她天性羞怯,更由于寄人篱下的处境,所以她从来不轻易流露真情,更不愿显摆自己,总是按照中规中矩的道德原则为人处事,这使她能够清醒地看透某些人(如克劳福特姐弟)的本性。她身体虚弱,但内心要坚强得多,对克劳福特的死乞百赖式的追求毫不动摇(虽然最后也有一丝松动,但没改变她对他的看法)。因为自小受到表哥埃德蒙的悉心关照,她在情感上非常依赖埃德蒙,也极为关心并忧虑他的幸福,最后,作者满足了读者的愿望,让这个不声不响的姑娘与她情投意合的表哥终成眷属——英国那时的姑表亲、“亲上加亲”与旧中国的习俗多么一致啊。

四本书读下来,使我加深了对二百年前英国贵族生活的理解。比较古时的中英两国的传统,有其相似的一面,比如,英国古代贵族与中国上层阶级一样,视演戏为下等人的行为,这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有好几章的描述。再如,英国遗产继承的传男不传女、长子继承权,同样具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但不可理解的是那时的遗产继承法,如果膝下无子,财产就会被远系的男性亲属继,而亲生女儿却得不到——这一奇怪的法规,估计肯定早就被废除了。

贵族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让我这个现代中国人费解:英国贵族一个人没法吃饭,非得有人陪着才行?如果不发挥说话的功能,他们的嘴连饭也不会吃了。英国人为什么那么愿意请人吃饭,一大家子人到别人家住上挺长时间也不觉得不妥,有时反而显得理所当然?

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中英两国表现得完全不同。英国的女子一懂事就不加掩饰地以寻求配偶为目的,父母支持并热心地提供各种便利及机会让她们进入社交圈子。你看书中的两位贝特伦小姐的表现就能体会到这一点。至于男人呢,也不掩藏对此的看法,更无须为此害羞;这样做倒显得挺诚实,不像我们中国人明明内心在想却决不能溢于言表那样虚伪。在《傲慢与偏见》中,那个自以为是的柯林斯那样露骨地自我吹嘘,把自己比作一个女人争着嫁的俏货(这种习气似乎也不只他这样的小人所有),我就纳闷伊丽莎白为什么不立刻训斥他一通,还让他满嘴地大言不惭?若是换了《理智与情感》里的玛丽安,可能会那样吧?这种严守表面上的礼节的做法连中国人都看不下眼儿,若是我们中国女人,早就一声断喝:滚,能滚多远滚多远!

    我在阅读过程中有过一些稍纵即逝的感想,待到最后,这些感想就所剩无几且支离破碎了,连篇像样的读后感都写不成——以上的文字纷乱零碎,顶多算个随笔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恋爱也有原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