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诗润人心,太阳照耀大地
(2013-10-21 21:37:13)
标签:
雾霾杂谈 |
分类: 随笔 |
清晨的雾那叫一个浓啊,像牛乳一样铺天盖地流淌下来, 五十米外的楼房全都被“淹”了,马路这边看不清那边……
大雾只对交通不利,如果小心翼翼,也不乏趣味儿,比如,某某开车绕着环岛转了一圈愣没找着天天进出的路口……
此雾非霾,睫毛都润湿了,吸一口,凉咝咝的,心里会起一团爽意。浓雾把世界变成了仙境,给人注入了兴奋,随雾而起的或许是浓郁的小诗……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雾里走着,一只小猫在树丛里跑跑停停,时而还在地上打个滚,它的身量若是放大个十几倍不就成了景阳冈的大虫了吗?这个小东西并不惧人,有时还到我的腿前蹭一蹭——在这大雾弥天的早晨,它怎么跑到远离人家的地方来了?
雾在大庆叫雾,在哈尔滨就叫霾了,省城的污染很严重,车辆、煤炉……冰城有它的短板,用不着藏着掖着。
夜饮看到一个多月前的北京晚报,一个北京四中的学生实地测试地铁的污染状况,得出的结论与我的体验完全一致(如:2号线最佳、4、6号线呛人,他没说8号线,也呛人),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这样的学生才是中国的希望呢!
朝气蓬勃的年代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怀有梦想,等到他们人到中年以后,尽管95%以上的梦想都成了空想,但时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群体激情才促成了那5%的成功,于是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不至于越活越萎缩,人类才能总有“曙光在前头”。
我为什么对眼下失望?就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根本没有理想,不信你去数一数,现在能有百分之几的人还有“成名成家”的念头(理想)?绝大多数都是在为了一份工作、为了一个饭碗在“奋斗”——当然,责任不全在他们,因为,多年来,社会一直就是这么鼓励全民庸俗化的。
雾,一时的虚幻,到底,还得靠阳光万物才能茁壮成长。年轻人,像雨像雾又像风,最终,得面对太阳,至少在大地上留下自己哪怕一缕的痕迹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