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车票紧张,我是坐动车去北京的。
动车不许吸烟。我前座有个半老的农村妇女,烟瘾极大,每一停车就下去抽两口,还躲到厕所里抽(这要是高铁就得被她抽停了),回来时隔着挺远就能闻到她身上十分呛人的旱烟味儿。
动车上没有餐车,旅客订的午餐是从停靠站送上来的(D26是长春)。
一个时尚女孩一上车就玩电子游戏,不脱鞋踩着座席从行李架的包里取出碗面,用手抹抹踩过的地方就撕开碗面、泡面、吃饭——这是怎样的一种干净呢?
一路看完一本《读者》。
《三国演义》把三国人物改了型而深入人心,很多人以为那就是历史。通俗化往往曲解历史,比如相声把韩复榘说成了粗鲁无知的军阀,而真实的韩复榘“出身书香门第,旧学颇有根底”、“熟读十三经,能诗,善属文,尤以书法见长”(韩之子所言),他本是因为有文化才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并发迹的,京城西郊老年医院内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文字就是他代冯玉祥写的。老百姓可以把演义当评书听,而读书人若为野史蒙蔽则是误己,再在文章里以讹传讹则是误人。
虽经不同的文字描述,很多场景或情节其实都是类似的,这也从另一角度表明,道至简而一,万变不离其宗。
画家笔下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自己的映像。
看到丰子恺很平常的一幅漫画,画上有一位先生坐在椅内翘着脚看报,这很平常,可脚上多了俩猫,趣味一下子就出来了,那种搀杂着俏皮的悠闲真的很是令人向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