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冀行(3):大同(之四)

(2013-06-03 08:35:16)
标签:

山西

大同

鼓楼西街

民工

旅游

分类: 游记
    2004年11月中旬,我在河北、山西作了一次旅行,走了张家口、宣化、大同、浑源,爬了恒山、看了应县木塔,游了太原、逛了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一路以笔代照(没有像机),以字为记。时隔多年,翻出旧文,以供回忆——
                                        大同(4)

鼓楼西街紧邻华严寺,算是一条饮食街,但房屋都是起脊翘檐的老房子,说老但还算不上古,拆了舍不得,留着还有碍城市形象的那种。这条街上的店铺都是小店,饭馆都属排档型,讲究面子的人肯定以光顾这里为丢份儿、栽面儿。

窄街没有路灯,全靠两边屋里的灯光照明,街面上是亮一条、暗一块儿的。所有人家的煤烟炉子都烧了起来,下坠的气压更加重了街上空气的煤烟味儿,流泻出来的光线中能看见烟尘像小虫儿一样飘浮着。把头儿的一间趴趴房是家小饭馆,门上挂着一块黄底红字的小招牌,全聚得饭店。推门进去,里头只有一桌两个人在吃饭。我挑了一张靠墙的长条桌坐下。

饭店很小,五六张小桌,铺着带花纹的人造革,就是多年前人们用作地板革的那种。一个高个儿、稍许丰满的年轻女子给我先倒杯茶,然后递给我一张菜谱。我点了四个菜,一瓶大同当地的白酒——粮酒。等菜的时候,我展开山西省的地图,谋划下步去恒山的路线。

穿黑毛衣的白脸女子不像是本地人,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这纠正了我对外地人的一个偏见——方言太浓,须知在这里我才是真正的外地人呢。当我问去恒山怎么走时,她说很多年以前去过恒山,现在的路不知怎样了,还问我去看过云冈石窟没有,她刚去过那儿,认为来大同不去看一下就太遗憾了。我只想爬恒山,不想看什么大佛。听说我是来自最北边的黑龙江,她说那边是不是特别冷。这是所有华北以南没去过东北的人对黑龙江的第一印象,在他们眼里,黑龙江是冷得难以忍受的地方。她也知道大庆,“太知道了,出石油的地方嘛!”

四个菜上齐了,我见那个有着很紧巴脸膛的老板坐在屋中间的火炉边百无聊赖,就邀他一块儿喝点儿。他自然以一会儿还会开客人不能喝为由推辞了。他既是老板又是厨师,这样的小店一般如此。那女子一看就不是外雇的,与老板应是一家人,但我猜不出他们是什么关系,说是夫妻吧,俩人的年龄气质相差甚远;说是兄妹吧,长相又没一点相似的地方。男人之间的话题自然离不开酒,他说另一种大同酒也挺好。我说再好今儿也只能喝一种了,明天就得走,留着以后来再品尝吧。

我正和他们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着,又进来几个人,其中岁数偏大的一个,自个儿一人坐在挨着我的桌旁。他只点了一个麻辣豆腐,要了一瓶更便宜的白酒。看来他以前来过这儿,那女子指着他对我说:“你不是明天去恒山吗,他就是浑源人,你问问他吧!”

我与这个瘦瘦的民工一样的人对上了话,可是他不会说普通话,我听他的话跟听外语一样,一个字也听不懂,好在他还能听懂我的话。于是,女子坐在炉前边打毛衣边充当我们的翻译,他说一句,她就为我翻一句。都是北方人,却像两个不同国别的人在交流,这种情形煞是有意思,我们都憋不住地乐。

我孤身一人来到此地,晚间没事儿在此喝酒打发时光,正好有这么融洽的气氛,仿佛来到早年间的小饭馆,置身于古朴的民俗画中。在酒力的作用下,我兴奋不已。我说这么隔桌说话多别扭,来,咱们凑一桌。这位民工很怯的样子,在我几次邀请下才端着他的那盘菜,坐在我的对面,但只吃他自己的菜。我说老哥呀,咱们既然坐在一块儿,就别见外啦。你要不嫌乎呢,就夹口菜。我夹了他盘里的一块儿豆腐,瞧,我可吃你的了,咱们别分你我了。他这才拿筷子象征性地从我的菜盘里夹了一小口放在嘴里。我知道他有种深深的自卑感,他说一看就知道我是个“有身份的人”,没想到还能坐在一个桌上喝酒。

在女“翻译”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这位老民工的情况。他今年五十多岁,家在浑源住,有两子一女,一个已上大学,另两个念高中。不用问就能想象得到他家的日月该有多么紧巴。他出来到大同打工,在一个建筑队里盖楼,因为有电焊的手艺,加上高空危险作业,每月能挣1500块钱。中国像他这样的人太多了。社会底层谋生存的人的艰辛使他有着六十多岁老人的面孔。因为心底有着善意的同情,才使我和素不相识的他坐在一起。可能那女子和老板都觉得我这人古怪得有点不可思议,或者以为我是喝多了才如此吧。

时间不知不觉地快到九点了,我今天走得脚有些酸痛,并且第二天还得早起,该回去休息了。我将剩下的半瓶酒和没太动几口的菜,吩咐老板给打上包,让这位浑源的老哥带回去。他感谢不尽地推让着,嘴里嘟囔着我听不懂的话,不用翻译我也知道那是不知说啥好的感激话。女子还是将他的话翻给我:“他说你是个好人,要送你回住的地方。”我说不用了,住的离这儿很近。他送我到门口,我走出一段路以后还看见他站在那儿望着我。他肯定想这个东北人挺好,东北人都是热心肠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