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冀行(3):大同(之一)

(2013-06-03 08:02:46)
标签:

大同

善化寺

山西

旅游

分类: 游记
    2004年11月中旬,我在河北、山西作了一次旅行,走了张家口、宣化、大同、浑源,爬了恒山、看了应县木塔,游了太原、逛了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一路以笔代照(没有像机),以字为记。时隔多年,翻出旧文,以供回忆——
                                         大同(1)
   

大同别称凤凰城。不过大同火车站前的雕塑似乎并未体现出这一点。方方正正的黑色大理石台基前后各刻有两行金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台基上塑着三个裙裾飘逸的古代仕女不锈钢雕像,其一蹲着吹箫,其二跪着弹琵琶,另一翩翩起舞。

那么凤凰城是怎么来的呢?不外乎神话传说。一了解,果不其然。说是天宫凌霄宝殿上一只金色凤凰,在北岳恒山修炼的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指点下逃到大同。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杨戬捉拿,金凤誓死不回,被杨戬射中单翅。张果老用灵丹妙药为她治好箭伤后,又给明朝皇帝托梦,让他将大同城建成凤凰单展翅形状。朱元璋认为此乃天意,便在洪武五年,令大将军徐达建筑大同城。

这样的传说当然不可信,而我手拿的旅游图也看不出单翅金凤的城区布局,而且城市的日趋膨胀,哪还能见其原始形状?

老弟在国庆节自驾游曾到过大同,听我说要去这儿,来一条手机短信,“大同一般,煤城”。从前的印象的确如此,出名的旅游点就听说过云冈石窟在它跟前儿。所以,当知道大同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时,我还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我没把大同当成此行的重点,但既然来了,就看一看吧。

大同市区图的中心也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所标的古迹都在里边。我顺着西马路和操场城街来到大北街的北端起点,就到了古城的北门了,当然城门与城墙只存在地图上,实际上早已不存在了,路向南伸着,两边仍是相差无几的楼房。

正自走着,忽见东边大十字街的一条胡同里闪出一片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来。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它们不像是最近的东西,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进去。

钱局巷里头的正殿街北端,一片已拆得差不多的空地尽头,就是我在外面看见的老房子,前面地上立块石碑,上面刻着“大同市保护文物 玄妙观”的字样,并无任何说明文字。这是一间二层的闪檐道观,上层砌了半截砖墙作为护栏,窗上面伸出一截烟囱,显然曾住了人家。底层正中一个半圆形券门,两扇木门糟朽得不能用了。连着这座似乎已碳化、一碰就得倒塌的所谓道观,东厢伸出两间同样的平房,靠里的还住着人家,外头的一间竟摆着神像,地上放着几个跪拜用的垫子。这是我见过的最老最旧最简陋的古迹了,明显地缺少修缮。

正殿街的南头出口,有一与玄妙观同样朽烂不堪的四方戏楼,据说是与哪个王府有关。我问了好几个住在附近的人,他们都是一片茫然。

在钱局巷口,我拉开一间像是临时搭盖的简易房的房门,问一个正做饭的中年妇女有关这里的情况,见她说不出所以然正要退出时,里屋响起一个女孩的声音。我扭头一看,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姑娘盖着棉被坐在炕上,一只大白猫卧在她身旁。她说这里早先有座王府,但后来没了,剩下的一些房子也都住了人家,现在正考虑搬迁。她隐在昏暗的小屋内,一脸病容,让我觉得她像是一个落难的公主,这种联想也许是因为她幽幽的讲述或者金凤的传说吧。

后来我查了有关资料,姑娘说的不错,这里的确是王府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桂被封王于大同,在此处建起了代王府。清灭明后,王府荡然无存,所剩无几的房屋、遗址历经苍桑,早已面目全非。现在所看到的这些近乎凄惨的场景,你很难想象得出当年它曾有过的奢华气象。

十字路口通红的鼓楼也许新近修缮过,看起来不像是始建于明、重修于清的古迹,它三层出檐,十字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整座楼看上去更像是塔,显得很稳健的样子,并不给人以挺拔的感觉。

鼓楼一直南走,大南街是大同繁华的商业区,将近古城南端的路西侧,有一大片寺庙群,这就是通常称为南寺的善化寺。

我是从北面——也就是善化寺的后面——走过来的,一趟新修的仿古门市店铺尚未开业,隔街相望就是红火异常的商业大厦。善化寺东院墙处有一个工人正站在跳板上抹灰,墙里边露出施工的蓬布及拆旧建新的痕迹,可见这一带正在修缮过程中。从外面看去,南北向有三重大殿,与以往所见大殿不太一样的是这儿的殿脊非常宽广,像一大片曲线形扇面遮住了殿门。

善化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说门票怎么这么贵呢,不过对我而言,再便宜我也不进去,即使不要钱我还得考虑有没有时间——我不是认为天下寺庙一个样嘛。

我觉得三重大殿的最后一重——也就是北面的大雄宝殿——是新建的,而中间的三圣殿及南面的山门殿才是原装的,因为它们的脊瓦间都生出乱蓬蓬的杂草,木门的红漆都掉得显出了老态。

我记下了门前关于善化寺的简介,它的年代确实很早哇:“善化寺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晋初改名大普恩寺。辽末大部毁于兵火。金初重修,1143年凡十五年建成。元代仍名普恩寺,明代又予修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今名善化寺。整个布局唐风犹存”。

这是座距今近千年历史的寺院,我没看错,山门殿及中间的三圣殿的确是金代的产物,后面的大雄宝殿是什么时候重建的就不得而知了。

山门前一片空地,再往南就能见到一段残缺不全的黄土高墙,这就是明代徐达筑城时夯的古城墙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