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上帝一起流浪

(2012-11-29 21:50:11)
标签:

阿成

和上帝一起流浪

哈尔滨

犹太流亡者社区

文化

分类: 读书
   

看过“残本”,意犹未尽,我又想法儿找到了“全本”,还配有图片,又重温了一遍阿成的《和上帝一起流浪》。这本书写得非常迷人,幽缓的笔调饱含深情,不觉间将你引入老哈尔滨的情境里——老哈尔滨的犹太流亡者社区里也不完全是贫困与苦难呵,那儿同样有苦命人的乐观。

过去的人虽然日子过得困窘些,但多数人没有这个眼福,生活在一个个性化味道十足的城市里却熟视无睹。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感觉、品味,这可能是虚假的美感,但那也是美啊!如果不诉诸文字,我所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楼区,这个城市与那个城市只不过换了个名儿,外表上没多大的区别了。而且,今天的人每到一地,总住在格式化的“标准间”里,又能体会到几分这个地方的独特风情呢?雷同抹平了城市的个性,人也因此而丧失了记忆。记忆是需要差别化来激活的。

阿成的文字就跟松花江的水一般徐缓地往人的心里流,让人沉醉,不愿自拔。我闭上眼睛,像是真的飘进了那片泥泞的社区,听到了教堂的钟声,看到了那个英国绅士在街头听着乞丐拉小提琴,傻子尤拉则像个小鬼儿似的掏烟囱,敖德萨餐馆里的流亡者们在在老板娘娜达莎面前喝酒、跳舞、念诗、歌哭……

读得久了,会觉得这本书沾染了外国的文风,阿成的文字带有异域情调了,他笔下的哈尔滨真的就像是小西伯利亚、小巴黎了!这也不奇怪,他写的就是一帮老外的事儿嘛!

哦,哈尔滨还有这样一段不短的过去呀!哈尔滨竟是这样的迷人呀!“短暂的生命,也是生命啊!”、“流亡的岁月,也是岁月啊!”

是啊,我知道那时的日子极苦,不会像现在作为读者的我听故事所能感觉到的那么美与浪漫,因为,任何苦难一经文字的点化都会闪现迷人的光泽,要不,人为啥爱忆旧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