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是件乐事

标签:
书买书文化 |
分类: 读书 |
我正想着到年末了该买几本书了,三合书店就来我们这儿售书了,真凑巧,省得我往让湖路跑了。天暖的时候我可以骑车子去,来回 90KM不算个事儿,而冬天跑趟让湖路需要倒车,太不方便了。
头午,我走着去了乙烯图书馆,三合的书都摆在二楼,里头的人不多。
将近一个钟头的游荡扫描,我选了五本书:陈丹青的《退步集》、《退步集续编》、《外国音乐在外国》,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及《尼采散文选》。
前些日子因为在电脑里看过陈丹青的“交谈”类文字,感觉还行,遂连买三本;
《五百年来谁著史》是北大教授韩毓海新出的书,网上反响不错,纳入囊中(由词感到广告、策划对销量的作用确实很大,要不读者咋知道新出的书好不好);
《尼采散文选》装帧简单,内容精悍,价格相对便宜,也一并拿下了。
为了促销,此次售书配送赠品,小孩玩的娃娃、布袋等小玩意儿,我看旁边的一堆杂七杂八的书籍也在“赠品”之列,就选了两本:《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和《图说中国文化 思想卷》。
我拎着一捆子书走在初冬的晴空下,心里非常充实、兴奋,回到书房把它们摆在桌上,翻一本夹进一页书签(用过的火车票),再看一眼书柜里满满登登的书——多数都没看呢!
买书的时候豪情万丈,像个饱学之士似的意得志满,可买回来往往就束之高阁了;看着这些没读过的书真的挺惭愧的,但愿这个“愧”字经常提醒着我,多翻多看多读,别变成个藏书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