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几句哈尔滨

(2012-09-25 20:40:22)
标签:

哈尔滨

省博物馆

哈尔滨火车站

杂谈

分类: 随笔
   

周日,离开哈尔滨前还有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我去了省博物馆。

刚一进门,一股浓郁的月饼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某老字号的月饼乘中秋之机进驻了博物馆,在这样的地方做起了民俗买卖,合适吗?

这次来博物馆,发现自然馆的格局变了,化石、标本不再摆在护栏或橱窗中而是置身于仿岩洞般的环境里,为的是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一进博物馆就看到墙上张贴着省博新馆的效果图,工作人员说2015年江北的新馆就建成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这种不必要的装修呢?看过那庞大的恐龙、犀牛化石就能想见,挪动一次的风险得多大呀!

历史馆没有开放,是不是也在改装呢?

地下临时展厅的“每月一县”轮到巴彦,该县也被认定为“金源之地”(整个东北都是女真、满人的发源地),在此展列该地走出去的名人、将军以及土特产品。

我在博物馆里转了大约四十分钟,出来后走颐园街去火车站。

颐园街把头儿处、松雷商厦的下边出现了一座俄式黄楼,原先它被一幢旧楼圈在了院里,现在那座楼没了,这座小楼才露出它别致的身姿,使红博广场周围的景观更趋于统一了。

哈尔滨沿江而成,街道方向不定,往往是多条道路交织在一起,形成很多交叉点。这些道口有一些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过街天桥,行人只能与车辆相互试探着通过,极不安全;比如霁虹桥下黑龙江日报社前的路口、松花江街北秀宾馆的路口,很多的。我经常来哈尔滨,对哈市司机的急躁、抢道深有感触,每次过这样的路口时真的是心惊肉跳、如履薄冰啊!

火车站内的过廊摆着一排介绍“百年老站”的历史照片,让我看到了最初、四十年前的车站的模样。

我觉得目前的新站有一点不足之处,那就是候车厅设计得太远了,从入口到候车室,快走也得8分钟,跟北京地铁换乘差不多。旅行的人大多是大包小裹的,走这么长的路实在不便。

火车站还有一个变化,原二楼的售票处变身为德克士快餐厅了——在售票窗口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这一变化给买票难又增加了难度,可以形容为釜底抽薪或雪上加霜;其实,现在的哈站有的是地方搞招商,不必非得取消这座售票窗口。

另外,我再说一下因北京西客站而想到的建议,觉得对各大城市的火车站都是适用的:在出站口做公交车站指示牌或图板,像地铁站那样在公交站处设立醒目的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碎语片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