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春风上路
(2012-04-11 12:29:43)
标签:
松花江开江文开江武开江骑车远行休闲 |
分类: 随笔 |
昨天,松花江开江了,“文开江”——这是头回听到的词儿,其实江边的老人儿都知道;同时,我也知道了啥叫“武开江”。李岩曾跟我说过开江时江上跑冰排的阵势,我是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
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黑龙江的气温直线上升,连天的大风把春暖花开的日子吹得越来越近了。猫了一冬,人心开始活泛了,我也将要由静入动,脑子里冷丁冒出“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八个字,这有点儿像是我两个半年状态的写照。
当我骑在路上筋疲力尽时也格外怀念安居一室、手持一书的美好,而冬季的寒冷不得不憋在暖屋子里,时间长了又向往骑行在路上的悠游与野心。
苦尽方能甘来,这一点不假。幸福必在大苦之后才能感知,只有少数人才能品尝得到,因为多数人还是怕吃苦的。
拿骑车来说,有人听着、看着觉得挺美,一到自己亲身尝试就被苦和累吓住了。别人所说的拼搏了、毅力了,我觉得挺矫情,骑得非常艰难的时候总能挺过来的,只要上了路,一心只奔目标,达到目标的成就感会让你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
外界的喝彩总在你走过来之后,过来人本人对曾经的“光荣”多会淡然处之。我把自己所做的看成是“留给未来的回忆”,到了暮年时能有几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怀想就聊以慰籍了。
骑来骑去,路上留下的辙痕足迹早已灰飞烟灭,只有一串一串的记忆留下来,就如泰戈尔在一首诗里所写的:天空中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了。
远行对我有着永远的诱惑力,随着旅游的发展,想远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华人作家刘墉发现了“拿筷子越靠上离家越远”的“理论”,我确实看到很多很多的年轻人拿筷子、握笔的手指越来越靠近下端,而且这一现象好像越来越多了,那么,年轻人想往外飞的会越来越少了吗?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内心里有多大的远行动力,只记得自己毕业分配时的向往是江南苏杭,不过最终到底还是“守家在地”了。
想把孩子守在跟前,是父母的本能,而没有远走想法的孩子不会有大出息。
人有远行的想法是好的,年轻嘛,总想离家越远越好,跟父母表明自己的长大与自立。这是人的生物性本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