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岁人少见,千年文长在

(2012-03-11 12:5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我的博客很多是由散章杂句组成的,所有博文的标题都是发的时候随意安上去的,没有太多的推敲和深意。博客是一个人的心灵日志,起名自然可以随意,有的起得马马虎虎,有的不尽如意,也有个别挺得意的“神来之笔”。

 

人到中年,忘性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我每天在傍晚写当日的日记,需要回想头日晚间都做了些什么以便补白,很多时候竟记不起昨夜的具体内容来了,日记里多见“饮读、上网、看书、睡觉”这几个字样。大体上,我的夜生活还真的是这个样子,天天如此,夜夜如此,很少换样儿,不似有些人白天的日程丰富得很,夜生活更是食光酒色。

忘性渐大固然是一方面,细节的雷同也是把日子变成流水帐的主因,因为,总不能把脑子里的东西全都塞进日记里吧,那当是属于另一种形式里的内容。

重复的事会把每一天变成“空白”;每年都要重复的事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难道时间过得这么快?一年啦?好像是不久前的事吗?

 

现在看起来的旧事,在其发生时都是新生事物。回到我们身上,今天的新到了百年以后也会成旧古董的。

 

看完张鸣写的京城那些古代会馆的来历,我发现它们有点像今天的驻京办,只不过会馆有商人巴结官员的初衷,而驻京办主要是便于地方官员与京官的沟通。

我们总能从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实在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今天的很多事都能在枯黄的史页里翻出它的前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