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字典.姓名

(2012-01-28 13:09:32)
标签:

词典

名字

杂谈

分类: 过去的岁月
   

我的案头长年放着一部现代汉语词典,以备不时之需。我使用拼音打字,偶尔遇到念不准音的字,词典就派上用场了。

认字四十来年,读着模棱两可的字也不算少,这都是小时候贪快偷懒积下的毛病,望文生义的结果是自以为是地念大白字。不爱查字典,结果就是读音错误,到岁数大了再改就不易了。现在拿出一些字来,别看都“认识”,我不敢说都能正确地读出它们来。

小时候爱看书,从小人书到大书,都有字典之功。记得每回发下新课本,我总是先把语文上的课文全看一遍。书看多了,字认的也多了,就不再愿翻字典而耽误时间了,遇见面生的字就按偏旁部首猜字,虽不影响意思的理解,但久而久之字就把字给念白了。

回想起来,字典帮过我不少忙。那时书太少了,我也拿字典、成语词典当书看,也记住了不少故事。

人对自己最关心,比如自己的姓名。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刘”姓印在当年那本字典的第291页上,还记得自己的属性“龙”在字典里的模样。那本字典有不少插图,使我认识了不少没见过的东西。

说起名字,还有过一段自己改名的趣事。那是我念小学时的事。虽然文革的风刮到农村已不强劲,但影响还是有的。我自作主张将名字的“一”改成了“忠”,有过半年左右的时间,我的作业本的姓名一栏写的都是“刘文忠”。后来觉得没啥意思,又改回来了,但觉得这个“一”太简单,便把三个字都改头换面:劉雯壹。我还在“一”上做开了文章,曾“依”过,也“伊”过,后来学了鲁迅的课文才知道“伊”的意思,不再折腾了。

这种折腾名字的游戏说明了什么?好像有穷极无聊、玩花样的意味,还有点儿把字整复杂了显得有学问的潜意识,当然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人家港台使用的就是繁体字。

中学以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名字好了,尤其是那个“一”字,使全名顿时显得“不俗”起来,内心感谢父母赐予我的名号是如此不同凡响,便涌起一定要当得起这个“一”字的雄心壮志。

经过一阵扑腾之后,我这个俗物到底当不起“文一”之名,便有些心灰了、气馁了,再后来就心静了,每日里读读写写,文一不亦乐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破五惊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