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离婚》

(2011-11-14 21:28:56)
标签:

《中国式离婚》

文化

分类: 读书
   

朴实的生活场景,一幕幕真实的画面,如果拿到现实里来上演,绝不会让人觉得那是在做戏,那就是我们过的平平常常的日子。可这一组组情节显然是经过精心的组织,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看着看着,不禁要问:这些事儿咋这么巧,就都碰在一起了呢?可它们又都是那么自然合理,找不出生搬硬套的地方。这样的问题只有以分析、挑毛病的眼光才能产生,若是陶醉于欣赏的境界里是断然看不出来的。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这样,匠心独具却见不出匠心。女性作者的细腻描写,使各个细部都显得合情合理。

读着读着,就觉出斧凿之痕了:宋建平、林小枫一家在康西草原上咋那么巧就遇见了刘东北和娟子?林与娟子反而成了好朋友?娟子的性格怎能会与林合拍从而无话不谈?再读着读着,怎么又觉得合乎常理了?没看完不应乱下结论,但又怕忘了眼下的感受,结果写成了许多问号、许多自相矛盾的意识流——流就流吧,也许会流出一条小溪。

林小枫怎么会那么快就完成了从知识女性到泼妇的转变?现实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女人,知识并没提高她们的素质,只是一个标签,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不能如此突兀。比如,她的“网恋”就很没来由;再如,她居然发展到给丈夫下药以拿到“证据”,简直成了一个陷入了疯狂般的恶魔似的女人…..最后其母的去世、她父亲的忏悔使她“顿悟”,在公众场合来一番“演讲”,这些有点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与刚开场的林小枫完全是两个人。对婚姻的绝望能把一个有修养的优秀教师、知识女性变成这样一个“精神病人”吗?

我不是在挑作品的毛病,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前一部分写得很好,而后一部分有点仓促、露出了斧凿之痕的“匠心”,作者的心仿佛也跟着书将结尾而毛躁起来——凡有写作经历的人差不多都有这种感觉。

我很欣赏宋建平作为一个大医院的医生深受妻子挤兑的感受描写,那就是现实生活里再真实不过的写照。

女人都希望丈夫事业成功或有钱,自己“夫贵妻荣”,夫真的“贵”了,她又危机了,总怕自己享受不到“荣”,更怕别人抢去了“荣”。我甚至觉得,让那些总抱怨、嫌弃丈夫无能、窝囊的女人们好好看一看这部书或电视剧,理性地面对现实,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既然是丫环的身子就别强求小姐的命,否则只能使自己现有的日子越过越糟。看一看林小枫的结果,就知道一个女人应该怎样对待另一半——丈夫,怎样才能让家庭美满。

从这部书里,可以看出,女人是多么缺乏理性,任性会对家庭带来多大的破坏。我可没有开脱宋建平——男人——的意思,只是在这个故事里,是谁造成的后果?还不是林小枫自己“作”的嘛——尽管作者把原因归结为性别的差异。(2004-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秦腔》
后一篇:几声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