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扼杀人性的丑类不能手软

(2011-10-20 21:2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广东佛山阿婆因救助被车碾压的孩子不堪忍受蜂拥而来的媒体骚扰,含“冤”回乡,走前将社会捐给她的钱连数都没数全都捐给了受伤孩子。那些怀疑她“做好事是为出名、动机不纯”的人还有何话说?阿婆都一把子年纪了,哪会想到以此出名?出名对她又有什么用?这种完全出于人性而做出的行为被如此质疑,正是因为社会的人性太稀薄了。

社会的残酷无情,见死不救是一种,疑人做事的动机也是一种;见死不救已失去了人性,再以小人之心猜度,那还叫人吗?

 

陕西周至一少年“恩将仇报”,闻之令人扼腕。

该少年高中就读时因家庭生活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减免了学费,谁知他竟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伤害了他的自尊,打工回乡后意欲报复,见到老师后发现老师对他的态度很好便未下手,可是随后他却把刀子扎向了老师4岁的孩子,8刀!理由是“小孩对他不客气”——这是什么心理?他的心理是怎么扭曲的?这种心理变态能怪学校、老师、社会吗?不能把一切责任都往外推,还得找自身的原因啊!

这是个极度自卑的少年,自卑到心理已然变态,将人的善意看成伤害。这件事使我想起了数年前的马加爵。马加爵所犯的罪行虽然罪在不赦,但并不招人恨,甚至还引人同情,他本人也是受害者,反倒是被他杀的同学没引起社会的同情。没有外界(那几个被锤杀的同学)屡屡的歧视,也不会引发马加爵似的悲剧。

如果马加爵还让人有所同情的话,那周至的这个对孩子下毒手的少年则非常的可恨,要我看留着这样的人以后也是祸害,不会改好的;与其花气力“挽救”这样的“恶苗”,莫如多下心血培植好苗子。这么说太隐晦,直接点儿说,不必以年少、精神问题为由,索性毙了得了。

每当面对可憎的现实和可恨的人而无能为力时,我总在内心里做这样的幻想:甄别出那些不可救药的社会渣滓和那些罪大恶极而法律又奈何不了他们的恶徒、黑社会,不必费劲巴力地审啊、判啊,只要其罪属实,一律送到边远大漠,终生改造地球,让他们罪恶的生命为人类做点儿好事以赎罪,也让好人有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这当然是个空想,而且是弱者式的梦想,权当心里解解恨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