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还有故乡吗?

标签:
肇东肇东一中故乡杂谈 |
分类: 随笔 |
清晨继续着夜晚的清凉,我在肇东的街头慢慢地走着。
这里是我的家乡,我却像是个外人似地打量她。这是完全陌生的街道,却又是我永远熟悉的楼景。
市政府的前边是广场,后面是人工湖,周围是公检法。
这样的时辰都是健身的人。
这时,我看到了一中,不是我念过书的那个。
据说今年肇东一中的高考业绩很是不错,它校外建校,不断扩张,后面又生出一个校园。
我不认为这是我的母校,就像我从来都把老家定位在北二十里的那个地方。
游走回来,在熙熙攘攘的早市,我才在烟火气里觉出日子的含义。
父亲此次回来,尽管老家一个亲人也没有,还是回去看看,看看几个老人儿。
故乡、老家离老人最近,孩子、年轻人没这个概念。
我依恋“故乡”,对具体的故乡怀的是淡淡的心情。我关心发生在那里的事,只因为那儿有过我一段过去的日月。其实,过去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少,现在的老家与我已无关系。我的“思念”更像是自作多情。
我多次地想到她、看她,是因为她恰在我选择的路径上,恰在我回想的印象里,而所想的、所看的还是我自己少年时的影子与父母操持将息的家。于是,我一次次地拍下老屋、粮库以及所见的能牵起我回忆的老房子。
我忽然想到,世界留给我以及我的孩子们的将是一片模糊的地域,我们将没有故乡,没有值得忆念的老屋庭院,因为我们住在雷同的城市里,同样的楼使我们找不准家在哪里,现代化像利刃一样割断了人与故乡的纽带。哪里都像家,哪里又都不是。我们的灵魂注定漂泊无依,无法返乡。当我将去的时候,不会发出魂返故里的声音,埋骨哪里是无所谓的事,因为本来就没有故乡。
对离死尚远的人来说的确可以不在乎,只有那些残存故土情结的人走到人生末路时才会感到这真是很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