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生死场》
(2011-07-09 09:46:44)
标签:
萧红《生死场》文化 |
分类: 读书 |
两去呼兰,我都随身带着萧红的《生死场》,想在女作家的故乡读她写的书,却两次都是只看了开头几页,以后也一直没有往下看。
这次从呼兰回来,我决心把它读完。好在这本书很薄,很快,我就草草地翻完了它。
我非常纳闷,这样的小说怎么会成为名作?有些句子分明有着语法修辞性的错误,有时我甚至搞不清是哪个人在说话、说的什么。小说里的人物对话也没多少东北的地方色彩。如果不是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我就会整不明白有些莫名其妙的情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信今天的每一个读者看过此书,都会有乱糟糟的感觉。
些不知所云的文句非常别扭,难道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么写文章的?
我觉得它像是一篇初中生的习作。
我无意贬低萧红,她的《呼兰河传》就比这本书好得多。
我更相信这一点:如果不是鲁迅作序推荐、名人的捧场,这本小书不会出版,萧红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小说开篇的第二句倒是吸引了我,这对骑了一天车子、饱受太阳烤晒的我是一种假想的心理安慰:
“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荫蒙蔽著。走在大道中,像是走进一个动荡遮天的大伞。”
但是,这样的文句不多。
前一篇:让神思徜徉在天籁之中
后一篇:法律不可随意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