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梦因情生
(2011-03-11 12:23:38)
标签:
生活心态读书杂谈 |
分类: 随笔 |
难以成眠的时候,头发就变成了一根根针,头皮扎得慌,耳畔还低鸣着极为沉闷的声音,像轰轰隆隆的闷雷。这个时候看看书,才能渐入沉静,熄灯静卧,等待睡意降临。
也有睡不着但心里颇为宁静的时候,我就静静地享受这宁静。宁静不是无声,彻底的无声叫死寂。
我躺在床上,转动身子也是慢慢地,惟恐破坏了这难得的宁静,感觉好像心间有一湾清水在静静地流动……我好像是站在一条小河旁,心里的水声就来自那里……
我走进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脑后那低沉的声音也消失了……这就是读书的感觉,我很想把这感觉说给女儿听,希望她也能从书里走进她自己心里的小溪……
读书可以使人老了以后还有年轻的感受力,经常忘却自己真实的年龄。暮色里的晚霞与清晨的云彩没什么区别,都是红彤彤的色彩,抹在少年的脸上,同样印在老人的心里……
我经常梦见自己骑着一辆破车,孤独无依,但最后总能进入美好的花园——老天待我不薄!
人生太有限,真该尽量多做些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体验。旅行是其中一种。
别人的经历就是你的向往。
跟团旅游图的是经济,代价是受限制,不过照样可以品味旅途的愉悦,看你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情。到什么地儿想什么事,面向大海、仰望高山就把家事、生意、烦恼抛到脑后去。放得下才是好的心态,才能随遇而安。“几日游”本已仓促、短暂,再拿不如意浪费时间和心情,该多么不划算!所以,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让每一分钟都物超所值。
在脏雪堆上打出溜滑,只有孩子能乐此不疲。当个孩子真好!每个人都该向孩子学习。
没有精神生活的人喜欢时间被别人占据,被填充才觉得踏实,没人找就觉得空虚无聊。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做闭关自省的“学者”,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被占据状态”,有些还离不开“被填充”的生活。真实并完整的生活应该是能找时间游离出来寻找本我,抽空享受自在自为的快乐。
感觉日子过得有些沉闷吗?我通常如此克服:强令自己跑起来、走起来,或找件事先做起来就行,把它坚持下去,枯燥的日子会由阴转晴、充满生机。比如,每天蹦上N个5分钟、走上一到两个小时,读个几个钟头书,翻翻过期的晚报,在纸上划拉几行字,往电脑里敲进一些叫做感觉的句子——这一天岂不快哉!
生活就跟看报一样,肯定有你不喜欢的,不喜欢的跳过去或扔一边去,爱看的就细看,觉得好的就反复看。
人,若是陷入一种生活方式,往往很难自拔,不管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谬论。
都说顺其自然,其实多数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