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过去与文学
(2010-11-04 13:17:22)
标签:
小英雄雨来文学杂谈 |
分类: 随笔 |
隔段日子总要失眠几个晚上,没规律,反复想想,睡不着觉时多半是被杂七杂八的琐事缠绕。多枕着轻快的想象能更好地入睡,满脑子尘烟俗雾就会患上失眠。
一篇文章提到《小英雄雨来》,记得这是上小学时就学过的课文,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故事情节了,真是惭愧。一遇到不知道的东西我就上网搜索——网络真好啊!马上就查到了《小英雄雨来》的简介,恍然大悟:哦,想起来了!而且,这个故事已有影视剧问世,跟影视绝缘了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人到中年,记性越来越差,这还没老成什么样子呢!
美文固然美矣,可不宜多看,特别是孩子们,看多了不利于认识生活。美文是虚幻的,美化生活的同时还具有迷惑性。
条条道路通罗马——此话不假,文学也是如此:同一个道理可以从诸多的角度来表现、展示、阐述、诠释。看过别人写出来的文字,一拍脑袋,这个我也知道啊!可问题是,人家没写出来之前你咋就没意识到呢?所以,写作需要才气,诠释需要水平。
现在不断翻新的流行词,稍一琢磨会发现,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此谓概念式的包装。深究这些概念,都没跑出老祖宗已创造出来的圈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直是在拾祖先牙慧。
文学只在自己的圈内热乎,关注的人不多。文学评奖更是如此。虽然得奖的不一定就好,但矬子堆儿里拔大个,也差不到哪去,所以,我对获奖作品乃至入围的作品还是投以热情,至少“上当受骗”的概率要小一些。诺奖作品我基本不看,没有语境,理解不了,看不出好来,反而折磨人。外国的书还是看经典名著,以免浪费时间。
为人为文的差距能有多大?看多了人生百态,是不是就产生人生并不严肃的想法?我相信还是有文如其人的正直文人的,不过属凤毛麟角。有些身后成圣的文人,生前为人可能并不咋着啊!
有事装不住、老想一吐为快的人难成文人,所谓郁闷出诗人。
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所作的评价,能看出该人的品格、志趣。